第 9章 情报——伊国篇(上)

  伊国的大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京城皇位之争;临海州除寇军之变;奎州河上痕、山不动一部落草。

  先说说京城情况和临海州情况,这两方面必须合在一起才能说得清楚。

  事情发生在今年一月末,卢战行驶船只回到小月滩,“我”因为身体不适,需要留在船上休息三日,并且要求任何人不得进入船舱。

  而卢战回家后,朝邵欧察觉异样上报于杰。在第二日,杰等一众将领打开“我”的房间,这才发现,“我”居然没有一同回来。

  里面只是一个善口技的卖艺老人,他则是成为顶替我的人,也是因为如此,船上的将领和士卒都不知道我压根就没有回来。

  全军震惊,临海震动!

  以周展功、杰为首立刻下令封锁临海州,将其一起出海回归的士卒盘问。

  然后知道“我”可能被落在英利国,卢战早已不见踪影。

  全州通缉卢战,悬赏已达到万两黄金,可还是一无所获。

  在卢战带队回归的第三天,以周展功一部为首,准备行驶三艘大船前往英利国寻回我。

  却不想,船舱失火,不仅三艘大船,就连小月滩的几艘大船也因此沉没,再无一艘大船可以远洋。

  除寇军将领与冯家,也就是我的岳父商议,决定花费重金在极短的时间里购买建造船只的木材与材料。

  出去临海州外运输材料的冯家人却消失的无影无踪,一连四波人。

  萧破武和陆津风察觉不对,最终确定始作俑者是林巡监。

  周展功和杰欲控制林巡监,却被林巡监提前察觉,越权调动除寇军左、后军驻扎江口城。

  论实力,经历多次大战的前、右军击溃他们不难。

  难的是,这一动而牵全身,届时除寇军前、右军无异于叛变,遭遇伊国的全力围剿。

  这一点,周展功和杰无法掌控的,一些将领可以为了我而选择造反,但士卒不会。

  只有被逼急了,逼得走投无路,那些士卒才会壮着胆子参与造反,即便周展功他们命令士卒攻破江口城,也不会有士卒真的去攻城。

  别说是周展功和杰了,就是我亲自下令造反,也是一样的结果。

  周展功他们只能另寻他法,他们只能少量的,隐蔽的运输建造大型船只的材料。

  同时,周展功他们也遇到了问题,粮食问题。

  林巡监断绝了前右军的粮食,我的确通过屠城获得了千万两财宝,再加上冯家原本的财产,根本就不缺钱。

  但有钱没粮,有钱也花不出去啊!

  萧破武和陆津风只能找一些大户“借”粮,到了后面就改成了“抢”。

  这“抢”不是真的抢,而是通过萧破武破案,找到富商豪门的犯罪证据,将他们定罪后查抄家底。

  这种“抢”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会闹得人心惶惶。这“抢”还要有理有据,让百姓信服,不冤枉好人。

  有临海州第一富商谦家和悯州米家的暗中援助,前、右除寇军不至于饿死。

  而林巡监,已经暗中投靠三皇子,三皇子动用关系让阳州大军驻守阳、临海边界。

  三皇子没有兵权,可他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阳州大军在两州边界排兵布阵,这是他的极限了。

  他的情况同样不好,他和太后被按着头锤,都已经“鼻青脸肿”了,这里牵扯出两件布氏丑闻。

  传言,天顺王是先皇的长子,并非什么最年幼的弟弟,至于先皇和先先皇的妃子的风流韵事,已经有无数个版本在江湖以及四国传开。

  有趣的不止如此,天顺王和京城大战崛起的伊兴王是父子关系。

  如果说前者是传言,那后面这条丑闻确实有着真凭实据,虽然没有物证,却有人证。

  这人证不仅仅是伊兴王府的老仆丫鬟,就连伊兴王是母亲也亲口承认。

  这两则丑闻都是三皇子的杰作,不知道他付出了什么代价。

  之前在天顺王和伊兴王的联合下,他与太后可谓是节节败退。

  不仅部分党羽被伊兴王笼络走,就连宸家也开始与伊兴王有所来往,伊兴王宁愿得罪宁州世家丁氏,也要把伊兴王妃“废除”迎娶宸家嫡女。

  这里的“废除”可不是简单的休了,而是有预谋的杀害,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诬妃案”。

  其中剧情复杂,细节更是数不胜数,简单来说,伊兴王派底下是人去笼络江湖人,由江湖长相俊俏的侠客勾引伊兴王妃,不管有没有效果,只要闹得满城皆知就行。

  伊兴王妃是世家嫡女,根本不上当,伊兴王就派人将王妃强行送去,随后被杀。

  营造伊兴王妃偷情想要离开伊兴王府,偷情的汉子害怕伊兴王的报复,拒绝与王妃远走高飞,在争执中“失手”杀了王妃的假象。

  随后在官府衙门的协助下,“成功”捉拿真凶。

  不过,宁州有一个叫“弦渠”的青天县令,当时正好去探亲。

  凭借王妃不似行过房的情况,愣是一路追查到伊兴王府的总管身上,不过那总管选择在狱中服毒自尽。

  别问为什么狱中会有毒药,最后是弦渠反被抓进监狱,因为涉嫌诬陷伊兴王被判了全家流放奎州迟郡。

  这还是在三皇子的帮助下才得以活命,本来是判一个满门抄斩的。

  都知道是伊兴王指示手下人干的,但除了极少数人,没有人敢与可能成为皇帝的他指手画脚。

  而这“极少数人”就包括三皇子、太后以及宁州丁氏。

  就这一份“诬妃案”,就占据伊国大事的一半篇幅,其中还有案件的细节,一看就是卷宗,天地阁真的是手眼通天,以后必须找个机会灭了。

  三皇子指责天顺王和伊兴王虽然是布氏血脉,出身却是难登大雅之堂。

  结果伊兴王反手就说三皇子来历不详,正因如此,先皇才不把皇位给三皇子继承。

  一时之间,朝廷局势变化莫测,天顺王、伊兴王、三皇子纷纷陷入“怎么证明我是我?”以及“怎么证明我爹是我爹?”的问题上。

  虽然说伊兴王已经笼络朝廷五成官员,可这件事一冒出来,也有些官员摇摆不定。

  这导致明明可以一击击溃太后与三皇子的联合,现在也只能先让他们苟延残喘。

  太后和三皇子已经败了,只是时间问题,等过了风声,他们就完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最新章节,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