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九点。

  将自己改头换面的曹子建来到了虹口区。

  隔着大老远,他就看到王伍已经出摊,正守在在他那独轮手推车边,朝着过往的行人,推销着车上各种华国‘工艺品’。

  由于曹子建今天来这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着从脚盆国人嘴里打探一些信息,为后续的系统任务做准备的。

  所以他没有选择上去跟对方搭讪,而是避开对方的视线,朝着那间名为‘三越屋’的店铺走去。

  随着曹子建入店,被挂在门楣上的一串风铃发出了‘叮叮咚咚’的清脆声响。

  好似告诉店主人,来客人了。

  该店的店老板是一个约莫五十左右的中年男子,穿着一套藏青色纹付羽织袴,脚上套着一双白色袜子,踩着木屐。

  典型的脚盆国人穿搭风格。

  而他现在正在店内做的事,也很脚盆国。

  只见对方用茶勺舀出一些茶粉到茶碗中,一边往茶碗中注入温水,一边用茶筅?开始搅拌茶粉。

  曹子建知道,这是被脚盆国人视为国粹的抹茶道。

  虽然说,抹茶道起源于华国,但兴盛于脚盆国。

  是宋朝那会,由脚盆国的一位禅师从华国带回脚盆国并加以发扬光大的。

  “以拉虾一妈塞。”店老板看到曹子建进店后,招呼了一声,便是继续用茶筅?搅拌着茶碗中的茶粉。

  曹子建知道,对方说的是脚盆国语,意思是欢迎光临的意思。

  他没有说话,只是朝着对方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了。

  趁着对方‘泡茶’的空隙,曹子建打量起了店内的情况。

  只见在店内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茶具。

  但这些茶具,并不是紫砂壶,盖碗,品茗杯之类的华国人常用茶具。

  而是以茶盏,?功夫茶杯套装?,斗笠杯这些为主。

  整体风格,更偏向脚盆国人的茶道使用。

  “看来,这是一家专门服务于脚盆国人自己的茶具店。”曹子建心中暗道一句。

  “你好,我是这‘三越屋’的老板,山间田记,不知道先生怎么称呼?”冲泡好抹茶的店老板,来到了曹子建的边上,用脚盆国语问道。

  “武乃小南海。”

  “小南海桑,您应该刚到淞沪没多久吧?”田间山记问道。

  “田记君怎么看出来的?”曹子建疑惑道。

  “我在这淞沪生活了二十几年,凡是经常在淞沪的同乡我都认识。”田间山记笑着答道:“我就是看小南海桑面生的很,所以才这么猜的。”

  “你猜的很准。”曹子建操着一口流利的脚盆国语,答道:“之前,我跟着家族一直在津门那边从事收购华国文物的生意。”

  “后来,家族听说淞沪这边华国文物也不少,于是,就委派我过来先查看一下这边的情况。”

  “小南海桑,那咱们算是半个同行呀。”田间山记笑道。

  “山记君,我看你店里售卖的那些茶盏,好像年份都不太长呀。”曹子建开口道。

  “小南海桑,您是不知道,这华国偷鸡摸狗之辈太多,我哪敢将好东西给摆到明面上。”田间山记接口道。

  “哦?”曹子建配合着做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不急,根据华国人的说法,这进门就是客,更何况咱们还是老乡,来,请小南海桑先品尝一下我冲泡的这杯茶。”山间田记十分热情的将自己刚刚泡好的抹茶给曹子建倒了一杯。

  既然是扮演脚盆国人,这入乡随俗的仪式感也不能少。

  曹子建这就学着脚盆国人的样子,伸出双手,接过对方手中的茶盏,道了一句谢。

  而后左手托住茶碗的碗底,右手扶碗沿,一边饮用,还一边转动茶碗。

  之所以这么喝,是因为在现实世界的时候,曹子建看过一本关于脚盆国茶道的书籍。

  说这样喝,表示对对方尊重的意思。

  至于其中有什么原理,曹子建没有去深究,但照做就完事了。

  随着那杯绿不拉几的茶汤入口,曹子建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道:“草,真特么难喝。”

  心中这么想,但嘴上肯定不能这么说的,曹子建脸上挤出满足的神色,并且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这茶,一级棒,感觉就跟我以前在家乡喝到的一模一样。”

  “小南海桑果然是懂茶之人。”山间田记哈哈一笑:“这茶,就是我从家乡千里迢迢带过来的,华国可没有这样的稀罕玩意。”

  “小南海桑如果有需要的话,我这还有一些剩余,可以出让点给您。”

  “我尼玛,果然不管是哪国的商人,一有推销的机会,就不会放过。”曹子建暗道一句,开口道:“田记君,您将这些卖给我,你不是就没得喝了?”

  “这过些天,不是有船只要回脚盆国吗?我到时候刚好也要回去一趟,再带一些过来就是。”山间田记答道。

  “原来是这样。”曹子建点头道:“那先给我来一斤吧。”

  “请小南海桑稍等。”说着,山间田记便是去取那些茶粉了。

  很快,五个被麻皮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茶粉递到了曹子建的跟前。

  “小海南桑,一共二十块日元。”

  要知道,这会日元跟银元的比例接近1:1。

  所以,听到如此高昂的价格,曹子建心中已经开骂了。

  自己购买的民国顶级龙井,也不过十二大洋一斤而已,这破茶粉凭什么?

  但想到等会要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曹子建觉得,这钱该花还得花。

  由于身上没有日币,最后曹子建只能用银元代付了。

  收下钱后的山间田记对曹子建的态度更加恭维了,不等曹子建开口说话,便是主动提出要将自己在淞沪收藏的华国文物拿出来给曹子建看看。

  随着木屐踩踏地面,还发出‘嗒嗒嗒’的声响,山间田记捧着两个盒子回来了。

  “小南海桑,这些就是我在淞沪收集到两个精品茶盏。”山间田记一边说着,一边将盒子给打开。

  曹子建快速扫了一眼。

  两个盒内装得茶盏,样式大同小异。

  都是撇口,尖唇,斜弧腹,矮圈足,胎骨厚重,胎色黛黑。

  内外都施黑釉,外壁挂釉不及底,釉层上薄下厚,底部淌釉有垂釉痕。

  唯一的不同就是釉面上的纹理。

  一个是有如黄色条缕丝纹,纹理清晰,类似野兔毛毫的,还有一个则是形似鹧鸪斑点的花纹。

  “建盏。”曹子建一眼就认出这是闽省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

  是专门为点茶、斗茶设计,以胎体厚重、釉色深邃着称。

  宋代文人雅士视建盏为品茗必备之物,其美学价值与实用性非常契合宋代“雅文化”追求?,被视为茶道中的顶级器具?。

  不过,脚盆国茶道将建盏奉为“唐物天目”。

  像是建盏中最罕见的曜变天目,更是被他们列为了国宝级文物。

  而像宋代的曜变天目盏,在现实世界也仅存三件半而已,其中三只,就在脚盆国。

  还有半只残器,则是在09年的杭城出土的。

  “山记君,就这两件吗?”曹子建开口道。

  “对。”山间田记点头。

  听到这话,曹子建露出了兴致缺缺的表情。

  因为他已经看出,这两件建盏,并不是南宋时期之物。

  决定一件建盏的价值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年代。

  最贵的建盏是南宋时期的建盏,次之的是宋代早期的建盏。

  在之后的建盏,价值普遍都不高。

  那件鹧鸪斑盏是元代的,兔毫盏则是清代的。

  第二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盏的釉面斑纹纹理。

  斑纹形态越好、分布越均匀的建盏价格越高。

  而山间田记的这两件建盏纹理都很一般。

  按照曹子建对建盏的了解,这两件加起来,还不及一件清三代官窑的普品。

  市场价估摸着在百来块大洋左右。

  所以,曹子建连价都懒得问了,便决定以自己家族注重精,绝,稀的华国文物,这件瞧不上为由给搪塞过去。

  只是没等曹子建开口,被挂在门楣上的风铃声响了起来。

  “叮叮咚咚~~~”

  “小南海桑,您先看着,我去接待一下。”不等曹子建转身去看谁来了,山间田记的声音率先响起。

  说完,山间田记便是马不停蹄的朝着门口迎了过去。

  曹子建扭头看去,

  只见三越屋来了三个客人。

  为首的是一个黄皮肤,黑眼睛,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青年。

  青年着一袭笔挺的灰色西装,头戴一顶礼帽,手上杵着一根绅士棍,脚上穿的是一双鳄鱼皮皮鞋。

  在这青年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估摸着四十出头的男子。

  “建树桑,您来了。”山间田记朝着那青年躬身道。

  “这青年大有来头呀。”曹子建看着山间田记鞠躬的角度达到了四十五度,暗道。

  脚盆国,作为一个对尊卑有别极为看重的国家。

  鞠躬十五度,这属于普通的问候,就比如山间田记刚刚跟曹子建的交流,就是十五度。

  三十度则表示尊重。

  而四十五度代表了最高敬意。

  那青年微微颔首,开口道:“田记君,此次回国,我想给我爷爷送一套茶具,不知道你这有没有?”

  “有的,有的。”山间田记连道:“建一桑的这份孝心,我想三井会长收到您送的茶具后,肯定十分高兴。”

  “三井会长?难不成这青年还跟三井财阀有什么关系?”曹子建听着两人的交流,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少废话,将你店内最好的茶具给我拿出来。”青年开口道。

  “嗨。”山间田记应了一声,这就小跑到了曹子建的边上,先是朝着曹子建低语道:“小南海桑,抱歉,这两件茶盏我先拿给三井财阀的三井少爷先看,到时,我将那茶粉的钱退您。”

  说完,也不给曹子建拒绝的机会,便是将那两件茶盏拿走,开始跟那青年滔滔不绝的介绍了起来。

  “建一桑,你看这件鹧鸪斑盏,胎体厚重,造型敦厚古朴,系建窑所产茶盏中上乘之作。”

  “而且宋初的《清异录》有说,‘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

  “还有这件兔毫盏,就更不得了了,釉色润泽,纹理生动,堪称建窑瓷器中的珍品。”

  那青年只是简单瞥了一眼盒中的两个茶盏,便是转头看向了跟着自己过来的两个中年男子。

  那两个中年男子会意,这就人手一只,拿在手里端详了起来。

  好半晌后,两个中年男子将手中的茶盏给重新放回到了盒中,其中一人先是朝着青年开口道。

  “三井少爷,这茶盏算是不错了,可是您给会长准备的是他古稀之年的礼物,肯定得非常凡响才行,所以这茶盏差点意思。”

  “斋藤君说的没错,我看得那件也差点意思。”另外一人接口道:“其实,咱们没必要非要送茶盏,可以送些别的,比如华国的一些名人字画,会长也是很喜欢的。”

  青年闻言,这就朝着山间田记开口道:“还有更像样一点的茶盏吗?”

  “三井少爷,这已经是本店最好的两件茶盏了。”山间田记苦声道。

  青年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转身,朝着店外走去。

  而就在这时,曹子建的声音缓缓响起。

  “等等。”

  “嗯?”青年脚步一顿,扭头,看着自己全然不认识的曹子建,皱眉道:“你哪位?”

  三井财阀,不仅在现实世界是世界十大财阀之一,在这会,更是不得了的存在。

  可以说,整个侵华战争,三井财阀其中一个幕后推手。

  不仅给脚盆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和资金支持,更是通过旗下的重工业公司,为脚盆国军队制造武器装备,

  像脚盆国在华国战场上使用过的生化武器,其原料就是三井财阀提供的。

  不仅如此,三井财阀还一直掠夺着华国的自然资源。

  不仅在东北地区建立多个工厂和矿山,甚至还提出了大规模的移民计划,试图在东北那边移民500万脚盆国人,实现彻底化的殖民控制。

  对于这么一个试图用生化武器让华国亡国灭种,制造的坦克在国人的身体上不断碾过的财阀,曹子建深恶痛绝。

  所以,在得知对方是三井财阀的人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底萌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最新章节,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