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六楼的薛总管轻叩了一下载丰的房门。

  只是屋里传来的并不是载丰的声音,而是护卫齐心的冷漠声。

  “谁?”

  “是我,薛怀,有事禀告老爷。”薛总管答了一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房门被打开。

  薛总管看了一眼屋内的情况。

  发现自家主子正坐在椅子上品鉴着《红楼梦》。

  这就将门给轻轻关上,而后蹑手蹑脚的来到了载丰的边上。

  不过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默默等待对方品鉴完书上的内容。

  好半晌后。

  载丰将书籍折了个角,放到了一旁,抬眸,看向薛总管,道:“薛怀,怎么去而复返?”

  “主子,奴婢刚才下楼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事,想请主子帮奴婢解惑。”薛总管躬身道。

  “问吧。”载丰开口道。

  “主子,这东晋时期的手卷,它价值有多高?”薛总管问道。

  “正所谓纸寿千年,绢寿八百。”载丰答道:“能保存至今的东晋时期手卷,那必定是经人妥善保管流传下来的。”

  “你说,如果价值不高,他人会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保存吗?”

  薛总管心中了然,这就继续问道:“主子,那以您对华国字画的了解,如果那是一卷王羲之之子的手卷,市场价在多少呢?”

  “王羲之一共生有七子,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个?”载丰问道。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作为书圣之子,不管是王献之,还是他的另外六个哥哥,每一个在书法上的造诣都是极高,担得起‘天才’之名。

  只不过,王献之的光芒太过太过耀眼,盖过了他六个哥哥。

  “王献之。”薛总管答道。

  “那价值,可就不是金钱可以估量的了。”载丰答道。

  “哦?”薛总管听到这话,双眸大亮。

  在他看来,曹子建能入手王献之的《适奉帖》,说明家底十分殷实。

  加上对于华国字画也懂,不就是自家主子要寻找的客户吗?

  “王献之这人,不墨守成规,懂得创新,更是独创‘破体一笔书’,使得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已经到了跟其父王羲之并肩的地步,所以世称‘二王。’

  载丰说着说着,突然面露疑惑之色看向薛总管,问道:“薛怀,你怎么突然问到这事?”

  “主子,奴婢刚才下楼的时候,在楼梯的拐角处同饭店里的一名住客发生了碰撞,对方从楼梯上滚落下去之后,全然不顾身上的伤势,第一时间先查看自己掉落的手卷。”薛总管答道。

  “这让奴婢对于那手卷产生了好奇之心,一番询问下得知,他手里的手卷正是王献之的《适奉帖》。”

  “而且根据此人的述说,他对华国字画研究颇多,我就想着,主子手里不是有字画要出手吗?兴许他有兴趣也说不定。”

  “所以,特将此事禀告给主子,让主子定夺。”

  载丰听完,摇了摇头,道:“薛怀,你被那人给骗了。”

  “主子,此话从何说起?”薛总管脸上露出浓浓的不解。

  “别人可能不知道王献之作品的珍贵程度,但我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载丰缓缓开口道:“当年,高祖父(乾隆)举全国之力,也只收集到了一幅王献之的墨宝,即《中秋帖》。”

  “根据祖上的描述,当年高祖父得到这幅《中秋帖》后,高兴得好几宿没睡,一有闲暇时光,就会将其拿出来鉴赏。”

  “不仅如此,高祖父还将其视作“三希之一”,并珍藏于养心殿内的西暖阁。”

  “我在紫禁城内,曾有幸目睹过那手卷,确实是件美轮美奂的经典之作。”

  “用墨浓厚,纵横豪放,俊朗飘逸,酣畅淋漓。”

  “也难怪高祖父对其喜爱有加。”

  薛总管听懂了载丰话里的意思。

  连乾隆皇帝都只收集到一幅王献之的墨宝,对方手里的怎么可能是真迹呢?

  “主子,我懂了。”薛总管开口道:“对方口中说的那卷王献之的的《适奉帖》是子虚乌有。”

  “不能说是子虚乌有。”载丰开口道:“因为根据史料记载,王献之确实写过《适奉帖》。”

  “但是在北宋靖康二年的时候,完颜氏攻破汴京,虏走了宋徽宗、宋钦宗。”

  “这件事,使得北宋宫廷所藏书画珍品,包括王羲之、王献之等名家墨迹大量散佚或被毁?。”

  “其中更是明确提到“王字真迹无存”,这“王字”就包括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作品。”

  “所以,《适奉帖》很可能就在那会已经与诸多墨宝一同下落不明?了。”

  “而且从南宋到明清时期的所有文献中,并没有关于《适奉帖》真迹的明确收藏记录,其仅存在于刻本《淳化阁帖》中。”

  “所以,我才肯定,对方手中那卷《适奉帖》真不了的原因。”

  “原来如此。”薛总管恍然道:“还是主子见多识广。”

  “不用问我也知道,对方肯定跟你说那手卷如何如何珍贵,因为急着用钱,所以想要便宜点出让给你,我猜得对不对?”载丰说这话时,一脸的自信。

  “主子,对方没有要转让给我的意思。”薛总管苦笑道。

  “没有?”载丰一愣,疑惑道:“这是什么新的套路?”

  “主子,那人只是说他花了大价钱购入了王献之的《适奉帖》,我就想着询问您,这幅画卷的实际价值,以及来预估对方的身家。”

  “毕竟整个淞沪,能接手您字画的人,还是少数。”

  “奴婢想着,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就想着让对方来主子这里看看。”

  “因为此人不仅跟黄老板认识,对于古玩字画也懂。”

  “昨日在黄老板那,他只是看了几眼奴婢带过去的画,就认出那是赵佶的写生图。”

  载丰闻言,沉吟道:“按照你这么说,那人大概率是打眼了,以为自己买到了王献之的真迹。”

  “应该是这样的。”薛总管点头。

  “既然如此,那你回头跟他说说,让他来我房间一趟。”载丰开口道。

  “是,主子,那奴婢告退。”

  随着薛总管离开之后,载丰继续拿过《红楼梦》看了起来。

  而两人的对话,都被楼下用立体声隔断墙监听器的曹子建听在了耳中。

  “差点弄巧成拙。”

  “看来下次,不能用这《适奉帖》了。”

  “这对于历史不太了解的人,还能糊弄过去,可是像载丰这种,阅读过大量史料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不真。”

  “好在最后没有出现什么岔子。”

  “接下来,就是等薛总管来敲我房门了。”

  曹子建心中这么想着,原本还打算去趟大世界的他,决定暂时先不去了。

  在心如明镜的注视下,曹子建看到,薛总管离开载丰的房间后,来到了一楼大堂。

  而后同前台的工作人员交流了几句,也没有重新上楼,而是离开了饭店。

  曹子建担心到时候对方来敲自己房门的时候错过,所以,他决定就在房间里等着。

  只是,等待无疑是枯燥的。

  等着等着,躺在床上的曹子建有些昏昏欲睡。

  最后,直接去找周公下棋了。

  “咚咚咚~~~”

  直到门外响起一道敲门声,曹子建才悠悠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看了看时间,下午四点了。

  这就伸了个懒腰,回道:“哪位?”

  “公子,是我。”只听得屋外传来了薛总管的声音。

  “总算给你盼来了。”曹子建精神一震,这就翻身下床,打开了房门。

  看着门口站着的薛总管,曹子建揣着明白装糊涂道:“您怎么知道我住在这个房间?”

  “公子,我托人打听的,您别见怪。”薛总管先是赔了个不是,而后说出自己来找曹子建的目的:“您现在有时间吗?我家老爷想请您过去一趟。”

  “你家老爷请我所为何事?”曹子建问道。

  “这不见公子对华国字画感兴趣嘛,正好,我家老爷有上有几幅珍贵字画要出手,想着让公子过去看看。”薛总管答道。

  “这可以。”曹子建应道:“不知道都是谁的画作?”

  “各种名家,太多了,您让我口头表达,我也说不上来,还是请公子自己过去。”薛总管答道。

  “行,等我一下。”曹子建说着,这就返身回到屋内,将那卷自己伪造的王献之《适奉帖》给带上。

  给人营造出一种这手卷十分珍贵,自己必须形影不离的样子。

  在薛总管的领路下,两人来到六楼。

  随着薛总管的敲门,房门被打开。

  薛总管朝着守在门口的齐心介绍道:“齐护卫,这位就是老爷要见的人。”

  齐心审视了曹子建一眼,开口道:“这位先生,为了保证老爷的人身安全,每个人在进屋前,都需要一个简单的搜身。”

  “确保没有能够威胁到老爷性命的武器后,才可进入。”

  “所以,麻烦您能够配合。”

  想到载丰的身份,加上这护卫语气又这么客气,曹子建这就配合着让对方简单检查了一下。

  确定曹子建身上没有携带利器之后,齐心让出了一个身形。

  “老爷,就是这位公子。”来到载丰跟前,薛总管开口道。

  当着曹子建的面,薛总管自然不会对着载丰一口一个主子的喊着。

  载丰闻言,微微点头,而后将目光落到了曹子建身上。

  自然也看到曹子建手中抱着的那幅画卷。

  想来就是所谓的王献之的《适奉帖》。

  可能是载丰觉得,曹子建不过是他人生中一位匆匆的过客,所以也没询问曹子建的名字,直接朝着薛总管开口道。

  “既然这位公子已经到了,薛怀,你先拿那幅手卷给这位公子先过目。”

  “是,老爷。”薛总管应了一声,这就打开屋中的柜子,取出一卷同王献之《适奉帖》一样的装裱形式的手卷,递到了曹子建的跟前。

  “公子,先看这幅吧。”

  曹子建抬手接过,这就来到屋内的一张桌案前,将其给缓缓打开。

  该手卷尺寸比较大,属于无法在一张桌案上完全打开的情况。

  曹子建只能一点点的从头看。

  这是一卷水墨纸本的行书文。

  首先映入曹子建眼帘的是本手卷的标题:天马赋。

  在天马赋三个字的周围,钤有六枚朱印。

  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以及嘉庆御览之宝。

  印章没有任何问题,代表曾入藏清宫。

  就在曹子建看着这篇行书《天马赋》的时候,载丰也在观察着曹子建。

  他也很想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对华国字画真有研究,还是虚有其表。

  如果只是虚有其表,那么载丰觉得,剩下的字画也就没有拿出来给对方鉴赏的必要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拿出来的第一幅作品,在他看来,应该鲜有人知。

  不多时,曹子建已经将该手卷给全部看完。

  同时,心中也是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

  这是清代书法家张照临摹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天马赋》。

  “这字写得如何?”见曹子建将目光从手卷上收回,载丰问道。

  听到载丰这个问题,曹子建嘴角一抽。

  自己过来是买东西的,哪有当着卖家的面大夸这东西如何如何好的道理?

  那不是变相给自己抬价吗?

  因此,曹子建摇了摇头,道:“咱们还是先谈价吧。”

  好似看出了曹子建的心思一般,载丰开口道:“不用担心我会故意抬价,这手卷我的价格是两千大洋,如果你的回答能够让我满意,一千大洋我就可以卖你。”

  由于知道载丰的具体身份,所以对于对方这话,曹子建还是很相信的,开口道:“那我就知无不言了。”

  载丰微微颔首。

  “张照用笔兼具颜体的厚重与米芾的灵动,结字严谨工整,这手卷不仅是馆阁体书法的代表性作品,还是张照中期的佳作。”曹子建答道。

  所谓馆阁体,指的是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以乌黑、方正、光洁等为特点。

  “听公子这话,好像对张照很有了解?”载丰不动声色的问道。

  “清代书法家,戏曲家,官至刑部尚书,其书法初学董其昌,后融合颜真卿、米芾风格,形成典型的“馆阁体”面貌?。“曹子建不假思索的答道。

  曹子建的这些回答,已经让载丰完全确定,曹子建不仅对华国字画有研究,他本人在书法造诣上的水平绝对不低。

  不然不可能分析的如此透彻。

  这就淡笑道:“公子果然见多识广,你的回答我很满意,按照刚才说的,一千大洋卖你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最新章节,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