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李大亮凉州军驻地。

  身穿盔甲战袍的李大亮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队亲兵卫士在巡查关隘。

  不远处,一队青海兵遇到了李大亮,连忙过来见礼。

  不过他们过来的时候,李大亮发现随行的还有一伙被捆的严严实实的胡商。

  “这是怎么回事?”李大亮疑惑的问了一句。

  “回都督,卑下在检查这些胡商货物时,发现了土豆粮种。”

  “嗯?走私土豆粮种?”

  “正是。”

  李大亮一听这些人竟敢走私土豆粮种,顿时眉头一皱。

  “可知背后主使之人?”

  “已经拷问过了,乃突厥人主使,想走私土豆粮种在波斯新得之地种植。”

  如今大唐拥有逆天粮种土豆的消息已经开始外传了,很多外国势力都在打听这新粮种的消息。

  大唐这边自然是不可能让土豆等新粮外流的。

  所以,这玩意儿就被规定为禁品,禁止流出大唐境内。

  甚至农户播种都需要官方允许,一切种粮均由官府发放,收成也是记录在案的。

  可以说,管控的相当严厉。

  凉州这边是有土豆种植基地的,所以出现走私也是正常的事。

  只是对这种走私行为,李大亮一直都是严厉打击,一经发现,直接砍了脑袋挂起来。

  比走私青海盐残酷多了。

  走私青海盐至少不用死,一般都是发配去当苦力完事。

  至少留下一条狗命。

  “都杀了,人头挂起来,警戒其他人胆敢走私土豆者,同类下场!”

  “都督不要留下来做矿奴么?”

  “不必了,这些商人,基本没什么气力,发配去矿山,无济于事,都杀了吧。”

  “喏!”

  想了想,李大亮又说道,“留两个活口。”

  “是。”手下小弟恭敬的回道。

  只见那队正手一抬,大声吩咐道,“除了最先开口招认的两个,其他人就地处斩!”

  “是!”

  跟着李大亮一起来的凉州兵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青海兵已经将这些胡商杀了个干净,只留下两个活口,在那里瑟瑟发抖,呜咽流泪......

  “土豆粮种呢?”李大亮继续问道。

  “已经送回凉州。”

  “嗯,那就好,切记,不可放过任何一颗土豆粮种出境。”

  “喏!”

  待那些青海兵离去后,身边的亲卫兵头领问道,“都督,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上次是吐蕃派人来偷盗土豆粮种,这次又是突厥,再这样下去,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势力觊觎。”

  李大亮冷哼了一声,“哼,吐蕃和突厥不过是狗急跳墙了而已,以为得了土豆粮种就有能耐抗衡我大唐,妄想。”

  “就算他们得了土豆,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只是该阻止的还是得阻止,虽说于大局无甚影响,但若敌国增加一分力量,我军就要多付出一分代价,所以,你们也无需太过担心粮种外流之事,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喏!”

  李大亮抬头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

  以前吐蕃佬和鲜卑佬经常在凉州附近装逼。

  而自己这边很多时候的无可奈何的,只能默默的看着他们装逼。

  现在好了,两个装逼犯一个死了,一个残了,现在轮到他李大亮装逼了。

  可谓是风水轮流转啊。

  他李大亮甚至都不用自己出马,单单是勃律国和象雄国就已经开始深入吐蕃祖庭了。

  另外大唐这边还扶持了一个东女国,卖点库存破烂兵器给他们,这些人就敢和吐蕃佬互殴了。

  特别是勃律国,现在已经俨然已经发展成为西域一霸了。

  就是这发家的跟脚,让李大亮有些苦笑不得,居然是靠一个神棍发展起来的。

  委实不可思议。

  “东女国那边,捞点外快可以,但切记不可卖给他们制式兵器。”

  “都督放心,都是些残次品,我等不敢造次。”

  至于李大亮这些残次品哪里来的?

  其实都是从顺丰那里得来的,除了河钢工坊和天上人间工坊的次品外,大多数都是收缴了獠人的战利品。

  南方那边的獠人多不胜数,李恪时不时就要组织一波打击黑恶势力活动,除了刷业绩外,还有一个隐性原因,就是赚点外快。

  把战利品全卖给顺丰,顺丰再销往边境,高价卖给友邦,让这些友邦人士帮忙打击敌国。

  一举多得。

  而李恪这哥们,几乎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出,人手不用他出,钱粮不用他出,只要出个名号就行。

  这买卖绝对是值了。

  “这青海兵并非军府编制,钱粮皆由凉州都督府负责,若不是凉州都督府有些许渠道捞......”

  捞钱二字,李大亮到底还是没有脸说的出口。

  拍了拍马脖子,在凉州待了这么多年的李大亮有些感慨的继续说道,“终究是事在人为,凉州能有今天,也是遇到了福星。”

  李大亮所说的福星,自然就是李牧了。

  当初靠着李牧的土豆粮种,让凉州太平了一段时间,然后随着李牧的西北改造计划,硬生生把凉州打造成了模范城市,最后又因为李牧的逐渐壮大,各种反哺之下,凉州已经算是大唐治下数得上名字的大城了。

  想当年,他李大亮初到凉州之时,一堆问题摆在他面前,心态不好的估计直接撂挑子辞职不干了。

  仅仅是羌人、党项人、吐蕃人、吐谷浑人、匈奴人等等杂七杂八的民族问题,就够他头疼了。

  更别说要养活凉州本地的人。

  要不是李牧的出现,这会凉州是什么鬼样还真不好说。

  眼下凉州的太平,除了吐谷浑被灭,鲜卑人被打散,党项人和羌人也被压制着的外部原因外。

  更本质的原因还是因为自身条件变强了,有钱有粮又有人。

  当这些条件具备后,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

  并且,凉州周边地区的太平稳定,不单给本地百姓带来了保障,更是给陇右道的丝路也提供了保障。

  总之,皆大欢喜!

  就是,最大的功臣,没人会记得。

  李牧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功劳簿里。

  至于他李大亮自己,也是被一笔带过。

  最大的功劳只有伟大光明正确的天可汗陛下。

  将来史书记载,“凉州雄壮,虎视西北,上之教化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最新章节,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