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有钱这边卖煤炉的计划还是失败了。

  他找了几户有钱人家,做了市场调研。

  煤炉倒是好卖,五两银子对这些人家不算什么。

  关键就是煤球的价格,唐正也没有进行过市场调研,定价一两银子十个煤球。

  十个煤球也就是烧一天的事情,一个月算下来要三十两银子,顶得上十几个佣人的工资了。

  没人会那么傻,花这么大的价格去烧煤球。

  尽管他们承认煤球确实方便,可昂贵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唐正受了伤,不方便出宫,甄有钱就写信给他,说明了煤炉的情况。

  他提议降一下价格,比如一两银子五十个煤球甚至更多。

  这样的话,寻常百姓也能够接受,不然这个煤炉子很难打开市场。

  唐正自己算了一笔账,除去制作打球机的成本和场地的成本不说。

  顾一名工人,每个月三两工钱。

  一名工人按少了算,一天打五百块蜂窝煤出来。

  顾十个人,一个月的产量至少十五万块。

  一两银子五十块的话,一个月能卖三千两银子。

  听起来利润很不错……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煤的成本。

  京城外就有一座煤山,算是朝廷的官营煤矿。

  剩下的都是民营的小煤矿,宣朝对于煤矿业对染管理严格,但是也允许民营煤窑的存在。

  不过要到朝廷进行报备,而且还采取了高额赋税制度,民营煤窑,开采的煤,十分之三要上交给朝廷。

  而宣朝现在存储了大量的煤,基本上是打算全都用于冶铁产业。

  唐正的想法可不仅仅是眼前的蝇头小利,他更加看重大量烧蜂窝煤以后,剩下煤渣的用途。

  古代人不懂煤渣可以混合成建筑材料的科技,可唐正懂啊。

  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

  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唐正就想着当民间大量开始烧煤炭以后,朝廷回购煤渣,用于修路。

  宣朝的路面,除了大城市是青石板路以外,出了城全部都是土路。

  一旦下雨就会泥泞不堪,耽误行程。

  等修了水泥路面,就可以改善交通,加强各地百姓之间的交流。

  经过一番思索,唐正让工部尚书过来了一趟,询问了宣朝煤的储量。

  工部尚书的回答吓了唐正一跳,宣朝现在年产十万吨煤,储量一百多万吨。

  细想下来,这样的情况倒也在情理之中。

  唐正记得,在华夏历史上的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煤廉价于柴的情况,说明那个时候,全国已经大量产煤矿了。

  而清朝洋务运动开始,有了机械代替手工,煤的年产量高达数百万吨。

  毕竟宣朝的国土面积在这里摆着,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嘛。

  于是唐正就跟工部尚书提出了自己要建设煤球厂的想法。

  价格暂定为一两银子一百块煤球,唐正的想法是推广到民间,而不是只针对富贵人家。

  人是有惰性的,汽车出来以后,想要走路的人越来越少。

  外卖出来以后,出门吃饭的人越来越少。

  烧蜂窝煤也是同理,有更加方便快捷的蜂窝煤,谁还愿意再去费功夫烧柴火呢?

  按照计算,一吨煤兑上黏土,再扣除损耗,差不多可以产一千块煤球,毕竟唐正这个煤炉烧的是小煤球。

  等以后需要大煤球了,再说大煤球的事。

  考虑到一两银子平民百姓未必还会接受,毕竟宣朝一个丫鬟,月工资才二两银子。

  其他行业高一些,无非也就四五两了。

  每个月烧煤都要拿出一半出来,大家自然还是难以接受。

  因此唐正又制定了回购煤渣的政策,凡是从朝廷购买煤炉和煤球的。

  烧过以后的煤渣,朝廷会进行回购。

  一吨,三两银子。

  毕竟一吨实煤,兑上黏土,烧过后重量就会轻许多。

  差不多你烧三吨煤,才会有一吨的煤渣,甚至是烧四吨。

  而这个价格,也是暂时的,往后肯定要根据市场的反应,来具体定价。

  工部尚书倒是没什么发对的地方,反正这煤是你们唐家的。

  你们说用来冶铁就冶铁,说卖就卖,他老老实实照办就行。

  只不过这么大的事,得经过皇上同意才行。

  唐正摆了摆手,“父皇那边好说,你先在煤山旁边给我腾出一块地来,等父皇那边同意后,即可着手准备。”

  于是唐正就去找了唐文远,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

  为了节约工钱,唐正还提出让皇宫里的太监过去当工人,再从民间招收一部分,增加一下就业岗位。

  唐文远本来有些犹豫,但是听了唐正关于未来修路的想法,就让唐正试试看。

  而且唐正还说让自己的科研堂,尽快研究开采煤的器械,增加一下煤的产量。

  且说苏清寒拿着唐正的婚服设计图,来到京城第一绸缎庄。

  她虽然也会做衣服,可是这么复杂而又专业的衣服,还是教给专业人士的好。

  尤其是薄纱般的红丝巾,要让她自己做,估计得慢慢整个个把月才能做出来。

  除了婚服以外,苏清寒还拿了文胸的设计图。

  这是她让豆豆去问唐正要的,毕竟上次秦有容说了以后,她便一直惦记着事。

  只是唐正不说,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问,便让豆豆问了出来。

  唐正给豆豆说了原理,豆豆在转述给苏清寒,她便理解了文胸的作用。

  说的简单点儿,无非就是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至于弹性的问题,应该可以用牛皮筋来做吧?

  或者干脆就做的紧一些,这样就可以不用考虑弹性问题了……

  说来也巧,京城第一绸缎庄的掌柜,正是右丞相之女,方静。当然了,幕后大掌柜自然是朝廷了。

  这个绸缎庄,属于国营企业,方静只是过来当个管理者。

  苏清寒之前是不知道的,带着苏沁儿找了过来,人家还问苏清寒的身份,找掌柜的有何事。

  毕竟是官营企业,掌柜的也不是说谁想见就能见的。

  苏清寒就说自己是二皇子的妻子,找掌柜的来做衣服。

  店员急匆匆跑回去通报,过了一会儿方静便走了进来。

  两个人见面都是一愣。

  同时开口,“是你?”

  PS:今天提前更新一下哈……明天暴更十章!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绝品冷艳皇妃,我的绝品冷艳皇妃最新章节,我的绝品冷艳皇妃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