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九卿 第114章 悄然酝酿

小说:问九卿 作者:姒锦 更新时间:2025-03-02 03:38:53 源网站:无限小说网
  椒房殿。

  谢皇后得到太子从别苑里传来的消息,嘴角微微上扬,浮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怪不得……”

  魏王李炎连夜回京,次日便直奔太后宫中。

  祖孙俩关起门来,究竟说了些什么,旁人不得而知,只是老太后午后便称病卧床,她和皇帝前去探望时,老太后泪湿罗帕,哭诉许久。

  “魏王生母去的早,哀家怜他孤苦,一味纵容,竟养得他愈发莽撞任性,如今年岁渐长,再不教导管束,就怕被奸佞小人蒙蔽心智,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谢皇后垂眸不语,心下却一片雪亮。

  魏王定是闯了滔天之祸。

  可即便早有预料,她仍是没有想到,魏王居然能干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

  若说魏王与顾少夫人暗夜私会,这顶多算是风流韵事,虽说有伤风化,倒也只是个人德行有亏。

  但勾结西兹,若证据确凿,却是叛国大罪。

  西兹自前朝起,便与中州王朝纷争不断。大梁立国后,先帝亲征至赤水城下,逼得西兹签下降书,年年纳贡。

  起初,每到岁末,西兹便会派遣使者前来上京,献上皮毛、矿石、珠宝、良马等物,称臣朝贡。可日子一久,西兹便渐渐露出了狼子野心,渐露獠牙。

  先是以“民生凋敝,自顾不暇”为由,单方面撕毁了多年的朝贡约定。接下来更是变本加厉,由表面上的臣服,变成了公然的敌对,屡屡派骑兵劫掠边境。

  无数西疆百姓为求自保,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朝廷早有怨声,有臣子义愤填膺,纷纷上书请皇帝出兵征讨。可先帝在位时,征战多年,国力损耗巨大,百姓生活困苦。

  崇昭帝即位后,一心想要休养生息、发展国力、恢复民生。这十几年来,大梁对外没有大的战争,崇昭帝也算励精图治,国力逐渐从战乱中得以恢复……

  皇帝不想轻易重燃战火,一再隐忍不发。

  可近些日子,左翊卫却探得有西戎探子乔装潜入上京,在城内四处活动,行踪诡异,似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崇昭帝得知此事后,立即责令端王领左翊卫,全力追查。

  若此时曝出魏王私藏西兹玉珏,一定会引来龙颜大怒。

  这才是端王让魏王早早回京,面见太后的原因。

  崇昭帝看重名声,以明主自居,自然重孝道。

  有老太后出马,且魏王本身并没有勾结西兹的动机,想是能从轻发落……

  但那位顾少夫人……

  就看老太后认不认她腹中的胎儿,以及靖远侯府会作何打算了。

  “端王倒是睿智!”

  谢皇后指尖抚过云鬓高挽的乌发上镂金错彩的金凤钗,听着更漏声声,眼睛微微眯起。

  “陛下驾到!”

  殿外一声通传,惊得谢皇后指尖微颤。

  她迅速敛了神色,整理仪容,起身出门迎驾。

  老夫老妻多年,有些习惯早已熟识。

  她将皇帝迎入内殿,侍奉茶水,见崇昭帝龙袍染着夜露,眉间沟壑深深,便知他心神不宁。

  皇帝接过茶盏,忽道:“皇后看魏王如何?”

  铜镜里,映出崇昭帝明黄的龙袍映衬下,脸上愈发明显的皱纹……

  流年似水,昔日意气风发的英俊帝王,已有疲态。

  谢皇后浮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意。

  “魏王是母后心尖上的人,臣妾岂敢妄议?”

  皇帝重重搁下茶盏,不满地哼声。

  “你也是他的母后!”

  谢皇后心里冷笑。

  太后当着她的面儿,说什么魏王“孤苦伶仃”,不就是在指责她这个“不尽心照顾皇子的皇后”吗?

  她迟疑片刻:“可是魏王闯了什么大祸?”

  “皇后消息灵通。”崇昭帝状似无意地瞥来冷眼。

  谢皇后佯装受惊,手上捧着的熏香倏然一滞。

  “陛下抬举臣妾了。臣妾一个后宫女子,哪来什么消息。只是瞧着太后愁眉不展,暗自揣测一二罢了。”

  崇昭帝看她片刻,轻轻一叹,“要是他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也不至于让母后如何挂念……”

  谢皇后心下又是一声冷笑。

  那魏王妃过世才一年,这当爹的都想着为儿子娶第二茬王妃了,却只因不想让太子分权,便迟迟不给他指婚。

  谢皇后指甲深深掐一下掌心,露出端庄得体的笑意。

  “陛下既然问臣妾,那臣妾便斗胆谏言了。魏王性情跳脱,任性莽撞,以前同先王妃谢氏便多有龃龉,夫妻摩擦不断。臣妾便想,再续弦,总该找一个聪慧睿智的,最好性子坚韧果决,能劝诫约束他一些,也免得再让陛下和太后烦忧。”

  这番话说得头头是道。

  崇昭帝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搁。

  “皇后说得是。依你之见,哪家千金合适?”

  自家儿子什么德行,不知道吗?

  还想要什么样的闺阁千金?

  谢皇后心里唾骂,脸上却摆出一副温婉大方的笑容。

  “臣妾思忖,郑国公家的嫡次女,倒是不错,但门第过高,给魏王续弦只怕心下不肯,未免说皇家欺压。倒是薛尚书家,姑娘多,个个长得如花似玉的,我瞧着倒是合适。端王妃贤淑,再出个魏王妃岂不是一段佳话?也算亲上加亲了。”

  崇昭帝瞳孔骤缩。

  若不是太子还没返京,他确信谢皇后不知别苑里的事情,几乎都要以为谢皇后在含沙射影的讽刺他了……

  崇昭帝思忖片刻,摆了摆手,“容后再议吧。朕还有要事待办,今夜便不留了。皇后早些歇着。”

  “是。”

  谢皇后看他要走,心下长松一口气。

  不用再找借口不陪寝,她也省心。

  “陛下慢走……”

  她将皇帝送出椒房殿。

  心下不免疑惑……

  皇帝大晚上过来,问她那些,便只是单纯询问她这个中宫皇后的意思吗?还是说,试探她对太子的事,知道多少?

  谢皇后盯着晃动的珠帘,嘴角冷笑愈深。

  -

  李桓回到上京,并没有马上入宫。

  回到端王府,他便一头扎进了书房里,招来斥候探子。

  在王府回府前,小厮已经将书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李桓进屋扫视一眼,似乎大为不满,抬袖便将案桌上的笔墨纸砚拂落在地。

  狼毫掷落,墨汁溅染了他的袍角。

  听到那噼里啪啦的摔落声,几个侍从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李桓不是轻易动怒的人,平常待人极是温和宽厚,在下属面前很少发脾气。可这次,从别苑上马那一刻开始,他便满脸阴霾,神情冷峻,只是忍到这会儿,才爆发罢了。

  侍从们屏息宁神,垂首而立。

  好片刻,李桓才慢慢坐下。

  书房那张檀木椅的扶手,因他时常思考时摩挲,早已变得光滑发亮。

  摩挲片刻,他忽然开口。

  “你们都出去,向阳留下。”

  两个侍从应声,退下去了。

  那个叫向阳的侍卫,快步上前,拱手。

  “王爷有何吩咐?”

  李桓面色阴沉,双眼紧紧盯着他,眉目很是凝重。

  “你来别苑传信,说旧陵沼密使现身烟雨楼,本王当即修书命你回京传信——”

  李桓嗓音森冷,“为何人跟丢了,信也未送到?”

  向阳道:“属下得到确定的消息,才来通禀。谁料密使退房后接连辗转平乐坊、鸿福赌坊,属下为避东宫耳目不敢妄动,等再寻时……人已如泥牛入海,影子都寻不见了。”

  “废物!”李桓一掌拍在案上,檀木扶手嗡嗡震颤。

  向阳单膝跪地,“属下等一直在全力查。”

  “在查,在查,每次都用这一套来应付本王!”

  李桓的声音逐渐加大,向阳的头也越垂越低。

  “是属下无能,请王爷责罚。”

  李桓深深看他片刻。

  半晌,他微吸一口气:“太子何时回京?”

  向阳垂首恭立,没有抬头。

  “未时末,从东华门入宫,属下派人打探了,太子向帝后请安后径直回了东宫,至今不曾见过外臣。”

  李桓闭目揉着眉心,忽而起身。

  “唤人来更衣,本王入宫见父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问九卿,问九卿最新章节,问九卿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