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立刻吩咐冯远,命禁卫军去宫门外救急。

  冯远刚刚走出大殿,身后的宫人前来禀报。

  “陛下,太师夫人、崔夫人到了。”

  隋氏、汪氏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隋氏面色不太好看。

  自打入宫后,汪氏就很奇怪。

  虽说面上挂着笑,但笑容僵硬,像是套了一个假面,感觉不到丝毫热气。

  明明人就在眼前,却像隔着千山万水般,有一层厚厚的隔阂。

  隋氏只觉得孤立无援。

  紧张得手心里全是冷汗,黏黏的,极不舒服。

  这是她头一次上朝堂,看着威严的宫殿、威仪的皇上、满满一殿的朝臣,心跳得像是要冲破胸膛。

  原以为自己做了万全的准备。

  可到了这一刻,她才真正感到恐惧。

  所有目光如炬,视线全集中在她身上。

  她害怕得双腿发颤,整个人不由自主地缩了起来。

  中宗看着隋氏,瑟瑟缩缩地走进来。

  一副不敢行差踏错的模样。

  他的眉头深深蹙起。

  那些支持隋氏的朝臣们,眼是瞎的吗?

  这样一个畏畏缩缩,胆小得恨不得钻入地下的妇人,会是大乾最尊贵的长公主?

  这些人,真不配做大乾的中流砥柱!

  隋氏、汪氏行了大礼。

  起身后,隋氏求助般地瞥了眼崔首辅。

  崔首辅心咯噔一下。

  他千算万算,什么都算到了,唯独漏算了隋氏的不顶用。

  一个长年宅在后院的妇人,怎么担得起这威仪的朝堂?

  他用眼神安慰隋氏不必担心。

  宋谨央也是寻常妇人,他就不信她能丝毫不惧地入这朝堂。

  隋氏刚刚站定,崔首辅向后使了个眼色。

  有官员立刻心领神会,跪地磕头。

  “迎长公主回朝。”

  不少官员见状,立刻跟进,纷纷磕头请安。

  隋氏哪见过这等阵仗,吓得脸一白,连叫起都忘了。

  直到汪氏拉了拉她的衣袖,做了一个起身的动作,她才颤抖着声音说了句:“快快请起。”

  但为时已晚。

  她的慌张、无措,早就落在众臣眼中。

  大多数人不免心生狐疑,觉得隋氏不像长公主,没有一点皇家风范。

  有想讨好崔首辅的官员,见有机可乘,立刻满面堆笑地开脱。

  说长公主打小养在民间,为人实诚,自然少了威仪。

  一旦认祖归宗,慢慢会恢复皇家的气势。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门口宫人的吟唱声响起:“镇国夫人驾到!”

  众人一凛,纷纷转过头去。

  殿门处,金灿灿的阳光透了进来。

  一道庄重威仪的身影,嵌着阳光,携满身光华,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

  她的唇角带着一抹浅笑,面上全是从容与淡定。

  灼灼的目光,像是汇集了天地间所有的光芒,若被这样的视线瞥到,怕是自卑得无地自容。

  宋谨央走在威严的朝堂上。

  可她悠然的神色,却像是置身御花园,“身过万花丛,片叶不沾身”。

  龙头拐一下一下敲在地面上,像是一记又一记的鼓点声,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陛下安好!”

  宋谨央笑着向中宗行了一礼。

  中宗的眼眶泛了潮,忙不迭地吩咐。

  “夫人免礼,来啊,看座!”

  宫人搬来三把椅子。

  宋谨央、隋氏、汪氏依次入座。

  中宗示意冯远开始。

  冯远清了清嗓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重新交代了一番。

  “今儿,就请镇国夫人与崔夫人,堂前自证……”

  “嗨,还自证什么?太妃不都认可了吗?太妃历经两朝,见多识广,她既然认定隋氏是长公主,准保不会出错。”

  都察院的人率先打破平静。

  不少人表示赞同。

  “是啊,何必多此一举?”

  “陛下,咱们相信崔夫人,她的身上写满风霜,正是吃过大苦之人的形象。”

  宋谨央眸光眯了眯。

  瞥了眼说话之人。

  后者接触到宋谨央的视线,吓得抖了抖。

  不过一秒,又强作镇定,挺起胸膛,迎向宋谨央的目光,表示自己不会受她的威胁。

  可惜的事,宋谨央早已转开视线,那人平白瞎忙活一场。

  眼见朝堂上议论四起,冯远重重地咳了一声。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崔首辅此举,定然经过深思熟虑,咱们须得尊重。

  接下去,便开始第一轮自证。

  请两位夫人说一说各自的经历,由皇上与大人共同评判。

  哪位夫人先开始?”

  隋氏刚想开口,有人跳出来反对。

  “我反对!”

  大范御史出列,义正辞严地说道。

  “说话顺序有先后,先说的必须吃亏!后说的若是照本宣科,我等又如何甄别真假?

  不如两位夫人各自写下经历,这样既不会相互影响,又能公正地裁定。”

  众人一听这话,立刻点头表示同意。

  崔首辅更为得意了。

  大范御史的话,看上去公正公允,实则偏向自己这一方。

  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花了多少年,调查长公主的一切。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长公主的经历。

  宋谨央,一人下堂弃妇,就算道听途说,了解些许长公主的情况,也不过是留于皮毛而已。

  自己这一方,铁定大获全胜。

  见两位夫人没有异议,冯远立刻命人抬来桌子,分设两角,摆上文房四宝,请她们写下生平。

  宋谨央来到几案前,铺开宣纸,沾了墨写了起来。

  隋氏偷眼看她,心中越发紧张,不由自主地紧咬下唇。

  宋谨央太笃定了。

  笃定得令人生疑。

  她手中没有可证实身份的私章,为何还能如此气定神闲?

  她不是该神色紧张、脸色苍白、手脚颤抖吗?

  隋氏不知不觉地,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宋谨央的身上,连墨汁滴落到宣纸上都未曾察觉。

  还是边上伺候的小太监提醒,她才手忙脚乱地换了张纸,匆匆忙忙地写了起来。

  渐入佳境时,宋谨央突然出声。

  “崔夫人,上次的纸用得还好吗?”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惊得隋氏一跳。

  又一滴墨滴落,弄脏了纸面。

  她“啊”的一声回神,目光茫然地看着对面的宋谨央,嗫嚅地答道。

  “好,还好!”

  “嗯!那就好!西利尔回去了,若夫人还有需要,大可告诉我,我让她再送些来。”

  说完,浅然一笑,继续写起来。

  简单的两句问话,却彻底扰乱隋氏的思绪。

  她脑中千回百转,绞尽脑汁地想:宋谨央为何问她纸的事?

  难道她发现了什么?

  这个问题牢牢占据着她的心神。

  整整一炷香的功夫,她脑袋里一片空白,呆呆看着宣纸,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崔首辅急得上火。

  暗恨隋氏不顶用,关键时刻心不在焉。

  可他当真错怪隋氏。

  隋氏太想有好的表现,可越是紧张,越是在意,大脑越是空白一片。

  她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

  怨自己为何上了宋谨央的当,被她的话分了心神。

  宋谨央认真地写完最后一笔。

  搁下笔,举起纸吹了一下墨迹,将纸递给了边上的小太监。

  下一秒,目光看向隋氏,唇角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

  隋氏一僵。

  宋谨央看似温和的目光中,暗含机锋,让她的心狠狠颤了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最新章节,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