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比试,毫无疑问,崔理胜出!

  崔珏哪怕再不甘,也只能低头认输。

  紧接着比试的是明经。

  明经靠的是背诵、记忆能力,由三位先生随机从经史子集中挑选语句,应试者接下句。

  这一局,崔珏和崔理打了个平手。

  不论哪位先生出什么题,两人均对答如流。

  为了节约时间,族长正打算宣布平局,济远先生却插了话。

  “族长,若几位不介意,我倒是有几个问题想问。”

  族长立刻表示,只要三位先生答应,自己绝不会有意见。

  李先生却犹豫起来。

  谁不知道济远先生向来随心所欲,做事全凭心情,从不按牌理出牌,万一他的问题过于刁钻,岂不尴尬?

  济远哈哈一笑,看出了对方的犹豫,补充道。

  “我的问题不影响比试的成绩,全当玩乐一番,如何?”

  见济远先生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先生若再不答应,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在场的学子们激动起来,大佬亲自指点,机会难得,人人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仔细聆听。

  “大乾第一部药典是什么?”

  此问一出,学子们面面相觑。

  不是问经史子集么,怎么的问到药典去了?

  济远先生却老神哉哉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丝毫不觉得自己的问题有多奇葩。

  崔珏向来只读对会试有利的书籍,哪里会知道药典,瞬间怔住了。

  “《本草全集》。”

  崔理笃定的声音响起,济远立刻哈哈笑了起来。

  崔珏闹了个大红脸,尴尬极了。

  李先生脸色微微泛青。

  虽然济远先生说他的问题不计入比试,可毕竟输了面子很难看。

  他于是提出反对意见。

  “济远先生,咱们比试前确定了明经的范围是经史子集,您是否换个问题再问?”

  众人紧张地看着济远先生,生怕他会生气。

  济远不介意地笑了笑,好脾气地重新问道。

  “两位可曾看过《海上杂说》?”

  在崔珏和崔理都点了头。

  《海上杂说》的作者是佚名,可佚名到底是谁,文坛众说纷纭。

  这是一本小品文集,介绍各地的风俗人情、自然风貌等,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书里有一篇《廊亚岛琐记》,提到了廊亚岛土地贫瘠,只能种出两种食物,是哪两种食物?”

  这一回,连李先生、王先生、范先生都面面相觑。

  他们的确看过这本书,也记得有这篇文章,但却从未关注过廊亚岛的土地种植问题。

  几人顿时目露尴尬。

  崔珏更不用说了,死死地咬着下唇。

  他刚才撒谎了,他哪里看过什么《海上杂说》。

  他是在贝者,贝者崔理也没看过这本书。

  “土豆与番薯。”

  济远先生顿时来了兴致,他坐直身子,目光灼灼地问崔理。

  “你如何知晓?”

  “《海上杂记》的另一篇文章《博海湾纪事》里提到过一句。”

  济远先生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王妃,恭喜恭喜!”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说得众人一懵!

  崔珏脸色刷的全白,恐惧瞬间撅住了他的心,连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济选先生这么说是何意?

  不,不,不会的!

  他强压下心中不适,硬挤出一抹尴尬的笑,竟比哭还要难看。

  王妃眸中亦流露出疑问,但济远先生却一笑了之,不再言语。

  由于济远先生的问题不计入比试,这一局两人仍是平手,但崔理的表现,引起了多方关注。

  他的表现,根本不像是多年未读书的模样。

  越是如此,宋谨央越发地疼惜他。

  这个孩子,在没有一个人帮助的情况下,全靠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如今的表现?

  只怕白天出卖苦力,夜晚还要挑灯夜读。

  祭酒和济远都想到了这一点,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钦佩”二字!

  族长趁势宣布休息片刻,一刻钟后继续进行比试。

  母妃眼里的同情与欣赏,崔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崔理的表现越出众,他越发气闷,悻悻地起身去更衣。

  刚刚关上净房的门,便听到了讥讽声。

  “七爷现在该有多郁闷?竟然输给了啥也不是的寒门子弟!”

  “七爷最瞧不上寒门!如今败在寒门手中,怕是要睡不着!”

  “范先生说过,皇上不仅鼓励寒门子弟建功立业,还鼓励贵族与寒门通婚!崔理的相貌、才学、礼仪,不输崔珏半分,我相信他会赢!”

  几人一边说笑,一边走远,后面几句,崔珏只听了个大概。

  “下一轮是算术,得有天赋才行,七爷可是研习了很多年。”

  “你也说了要天赋,七爷又能咱们强到哪里?兴许崔理就是那匹黑马,分分钟把他比下去。”

  “也对,走,咱们观战去!”

  这些话,如箭矢一般,句句命中崔珏的心肺,呕得他险些气出内伤。

  他阴沉着脸,向前厅走去。

  远远的,看到崔文、崔武躲在阴暗处,向他使着眼色。

  他几不可察地点点头,看着崔武顺着墙根,向后面的课室走去,眼里透出一抹阴毒。

  王妃三人回到马车上歇脚,喝了两遍茶,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重新回到前厅。

  此时,学子们已经正襟危坐,崔珏崔理也准备好了。

  范先生打开几案上的木匣子,从里面抽出一张纸。

  “仔细听好了,算术题我只念一遍!

  ‘笼子里同时关着鸭和犬,头有三十五只,脚有九十四只,问各有多少只鸭、犬?’”

  范先生念了题后,也点上一炷香。

  崔珏听到题目后,立刻在纸上写下‘叁拾伍’ ‘玖拾肆’,紧接着紧锣密鼓地算了起来。

  李先生见状,立赞许地点点头。

  目光瞥到崔理时,眸光猛地一缩。

  崔理没事人一样,低眉顺目,眼观鼻、鼻观心地坐着,双手放于身前,几案上的纸笔,动都没有动。

  远处的几个学子,同情地叹了口气。

  “唉!没有上过算术课,怎么可能解得出这些题。还是范先生说得对,比试算术,的确有失偏驳。”

  “若早些知道,崔同窗也好连夜学一学。”

  “咱们学了多少年,才学会多少?一晚上能学会才怪。”

  议论声传入宋谨央的耳朵。

  她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在范先生提出疑议的时候,应该果断去掉算术。

  是她大意了!

  虽然看似公平地给了崔理选择权,到底忽略了他的功底。

  范先生也正懊恼!

  后悔没有坚持主张。

  内心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比试书法时,他嫌弃香燃得太快,如今又嫌弃香燃得太慢。

  既然知道结果,不如早些宣判,崔理承受的压力还能小一些。

  随着时间的流逝,议论声越来越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最新章节,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