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闹剧落幕。

  白翩翩被扔回白家马车,赶了回去。

  崔珏被请回院子。

  周围人在八皇子的威严下,渐渐散去。

  秦五给兄弟们使了个眼色,他们钻入人群,瞬间消失不见。

  王府后门热闹非凡,府中人人提心吊胆,纷纷亮起烛火,派下人出门打探,都被崔瑜打发回去。

  唯独正院,始终黑漆漆的。

  没露一丝光亮,没有一丝动静,似乎里面的人早已沉睡在梦乡中。

  崔瑜站在黑沉沉的夜幕下,神色复杂地看向正院。

  他原本想起个大早,哪怕求着、拦着、堵着,也不让母妃去崔氏祠堂。

  可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糟糕!!!

  他急火攻心,翻身而起,来不及洗漱,立刻命人替王爷收拾干净。

  等一切妥当,旋即将王爷抬上马车,一路颠簸地往崔氏祠堂赶。

  宋谨央起了个大早。

  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红光满面,喜气洋洋!

  昨儿奔波一日,竟然没有一丝疲惫感。

  “王妃,昨儿个夜里,府里可热闹了。”

  刘嬷嬷见宋谨央醒来,立刻打来热水,一边伺候她洗漱,一边急急禀报。

  “老大得手了?”

  刘嬷嬷惊道:“王妃,您都知道?”

  “哼!他那么要脸面的一个人,公然让秦五出入王府,还不是另有图谋?”

  刘嬷嬷佩服得五体投地。

  “奴婢听说秦五手下有一大帮酒肉朋友,平日里正事不干,专门偷鸡摸狗,打探后宅的腌臜事,东家骗了骗西家,只怕世子爷专门让他盯着白家和崔珏。”

  自打真正的小七找到了,刘嬷嬷连七爷都懒得再叫。

  她默了默,把崔瑜、崔珑被锦衣卫带走,崔瑜被八皇子救下的事禀报了她。

  今儿一大早,天刚刚蒙蒙亮,就有好几个人同她说事,听得她耳朵忙!

  “王妃,四爷那里会不会出事?”

  宋谨央想了想。

  “孙承志不敢!他绑了老四,最多吓唬吓唬,不敢真下手。老四脾气暴,也该受点教训了。”

  狗仗人势!

  孙承志敢向汝南王府下手,仗的不过是皇上的势。

  但他忘记了,自己只是个佥事。

  他不怕掉乌纱帽,可指挥使怕!

  厉凌是个狠的,更是个聪明的,才不会为了下属的家事,误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等和离事了,她得专门了解下四房的事。

  顾氏早些年还挺开朗的,这些年性格大变,不会没有原因。

  “我让你熬的老山参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王妃,是您要喝?”

  宋谨央笑笑,吩咐一句“带着,别洒了”,就大步向外走去,旁的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

  马车一路往崔氏祠堂行去!

  就在快要到的时候,突然马车外传来尖利的吆喝声。

  “驾!不想死的,统统让开!”

  听到叫嚷声,宋谨央皱了皱眉头,掀开车帘一探究竟。

  一身艳红色骑马装的少女,手中挥舞着鞭子,飞一般从马车边上越过。

  刘嬷嬷也看到了,啧啧称奇。

  “崔首辅的嫡长孙女,好像叫崔好好,性子张扬,最爱骑马!”

  宋谨央眼前浮现出一人。

  长长的马脸上,半截眉斜吊眼,薄薄的嘴唇,不苟言笑。

  崔首辅为人低调冷厉,浑身上下透着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寒意。

  孙女倒是逆向生长,张扬狂悖,真不像首辅。

  “走吧!”

  小插曲没有耽搁宋谨央的行程。

  不一会儿,祠堂到了。

  宋谨央一下马车,便看到整个祠堂外人头攒动。

  左边是崔氏族人,右边是族学学子。

  为了今儿的大事,族学休息一日,所有学子集齐祠堂。

  族长站在正堂前,看到宋谨央,立刻红光满面地迎了上来。

  “王妃,您来啦!劳您辛苦跑一趟,咱们崔氏一族当真有福啊!”

  崔氏族人见王妃驾到,立刻围拢过来。

  “王妃大恩,我等无以为报,自家种的萝卜,请您尝尝鲜。”

  “王妃大恩,小的感激不尽,老母腌的咸菜,请您尝尝口感如何!”

  “王妃是个福气人,老婆子无以为报,特意绣了条抹额给您,希望您别嫌弃。”

  宋谨央笑吟吟地同族人们打招呼。

  只要是他们送的,丝毫不嫌弃,一一收下,感谢他们的深情厚意。

  族人见王妃如此平易近人,丝毫没有看轻他们的意思,激动得热泪盈眶,连番保证,只要王妃喜欢,他们无限量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族长被这一幕惊得眉心直跳。

  看着他们掏出还沾着泥巴的萝卜、散着香臭味的咸菜、皱皱巴巴乌漆麻黑的抹额,险些当场晕厥。

  他刚想开口训斥,看到王妃待他们如此谦和,瞬间吞下所有的话,不着痕迹地将剩下的族人隔开,不再让他们上前。

  宋谨央缓步走向正堂,一抬头便看到济远冲她挤眉弄眼,险些笑出声。

  这个老顽童,难得下山一趟,玩得风生水起,乐不思蜀,哪里都要插上一脚。

  两人见了礼后,众人在族长的指引下,步入偏厅,那里早已布置适当,只等着王妃驾临。

  宋谨央走到上首坐下,招呼着父老乡亲和学子们分坐两边。

  族长坐在宋谨央下首,边上是济远。

  等上了热茶,宋谨央端起茶碗,撇了撇茶沫,浅抿了一口,放下茶碗,用帕子按了按唇角,这才悠悠地开了口。

  “我嫁入崔家四十年,捐赠族学三十九年。第一年受捐的学子,如今都成祖父辈了吧。”

  刚才往她手里塞萝卜的大爷立刻应声。

  他笑得见牙不见眼。

  “王妃,我正是那个第一年受您恩惠的学子,如今最小的孙子正上着族学。”

  一边说,一边责令孙子向她磕头谢恩。

  宋谨央看着眼前半大的小子,也很开心,笑吟吟地问他,先生讲的课可还听得懂?族学的饭菜可能吃饱?哪门功课学得最好?对哪门功课最有兴趣?

  小子是个憨厚的,眼睛不敢乱瞥,低着头盯着自个儿的脚尖,老老实实地一一作答。

  “好孩子!是个实诚的,我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说完,瞥了刘嬷嬷一眼。

  后者立刻起身,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只荷包,递到小子的手上。

  宋谨央见他一脸懵,笑着解释。

  “这里有五十两银子,是你一年的学费、生活费,旁的你什么都不要想,只管一门心思认真学习,待考上秀才、成了举子、通过殿士,好生为大乾效力。”

  小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嗵”的一声跪下,双手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从刘嬷嬷手中接过荷包,“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响头。

  待宋谨央叫了起,才起身坐回原位。

  族长震惊了!!!

  瞬间目瞪口呆!!!

  不等他反应过来,宋谨央淡然地开口。

  “从今年开始,我不再将银子捐到族里,而是按人头,将银子分发到每位学子的手中。

  入了族学的,每人每年可得纹银五十两,四季衣衫各两套。

  不论出身和家境,一律一视同仁,绝不厚些薄彼。”

  铿锵有力的语声刚落地,族人沸腾起来,人人感动莫名,纷纷跪地磕头。

  “感谢王妃大恩,祝愿王妃康健。”

  族长的心随着一声声的感激,沉到冰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最新章节,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