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妃暄离开之后,外面突然喧哗之声大作。

  小瞳跑了出去,一会回来,兴奋的道:“尚秀芳大家来了,不知道她唱歌和婠婠姐姐,谁好听。”

  一声清脆的锣响,仿若唤醒了沉醉的夜色。

  尚秀芳莲步轻移,自后台款款而出。她身着一袭月白绫罗长裙,裙摆轻拂,如月下流云;

  外披浅粉色薄纱,纱上用银线绣着精致的花鸟纹路,微风拂动间,熠熠生辉,宛如仙子下凡。

  她乌发高挽,仅插一支羊脂玉簪,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脖颈边,更添一抹风情。

  行至台中,尚秀芳微微欠身,向四方宾客行礼,仪态万千,风姿绰约。

  她朱唇轻启,声如黄莺出谷,清脆婉转:“诸位贵客,小女子尚秀芳,承蒙各位厚爱,得以在这曼清院与大家相聚。

  洛阳,乃千古名都,人文荟萃,繁花似锦,小女子心中满是对这方土地的热爱与眷恋。

  今日,便想以我这粗浅的才艺,为大家献上一曲,聊表心意,愿能与诸君共度这美妙良宵,一同沉醉在这艺术的境域之中。

  此曲非小女子所作,乃是友人刚刚从岭南带来的。”

  众人一听顿时议论纷纷了起来,尚秀芳唱曲,一般都是唱自己所作的曲目,天下第一才女,可不是盖的。

  不知道如此才女推崇的歌曲,会怎么样。

  “岭南,那等蛮荒之地哪有什么好听的歌曲?”有人皱眉。

  “只要是尚秀芳大家唱的,都好听。”这是死忠粉。

  待她直起身来,轻轻抬手,身后的乐师们随即奏响丝竹管弦。

  琴音悠悠,仿若山间清泉流淌;萧声清脆,恰似林鸟欢鸣;琵琶急骤,又像骤雨敲打着芭蕉。

  音乐响起,王无痕等人面面相觑。

  小瞳喊道:“是婠婠姐姐专辑里的【月满西楼】。”

  在这悠扬的乐声中,尚秀芳朱唇轻启,婉转的歌声便如天籁般飘散开来。

  “红藕香残 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 锦书来

  雁自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 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 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台下宾客,不论身份高低,皆沉浸其中。

  文人墨客们闭目聆听,手中的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摇,似是在与歌声中的诗意共鸣;

  武将们平日里的粗豪之气也消弭不见,瞪大了双眼,满是沉醉与痴迷;

  富商巨贾们则停下了算盘与生意经,脸上露出难得的松弛与惬意。

  随着歌声渐入高潮,尚秀芳身姿灵动起来,她轻移莲步,翩翩起舞。

  长袖在空中挥舞,如同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腰肢柔软地摆动,仿若风中摇曳的柳枝。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与歌声、乐声完美契合,将整个演出推向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巅峰。

  歌声和舞姿和婠婠截然不同,却又各有各的好,王无痕也说不上来谁的版本更好。

  一曲终了,余音仍在院内袅袅回荡。

  许久,台下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宾客们纷纷起身,以最热烈的方式向这位才艺无双的女子致敬,

  而尚秀芳面带微笑,不停的欠身行礼。

  “此曲名为【月满西楼】,乃王无痕王掌门所创,闻得王掌门今夜亦在此处,可否容秀芳拜见一番?”尚秀芳蓦然言道。

  现场一静,跟着喧哗了起来,笑声四起,却是有人想起了【隔壁老王】的传说。

  王世充的废物儿子王玄应嚷嚷的道:“怎么可能,写出隔壁老王这等粗俗小故事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出月满西楼这样意境的歌。”这是听说尚秀芳欲拜访王无痕嫉妒的。

  “隔壁老王怎么了,谁说写隔壁老王就写不出月满西楼了。”这是一个大汉,今年才在江湖上崛起的高手,据说学的是王无痕流传出去的【龙象般若功】

  这是老王的粉丝,以王无痕弟子自居。

  虽然知道王世充不好惹,还是忍不住怼了回去。

  “对对对,谁说掌门写不出的。”出声的不少,都是学了【龙象般若功】最近成名的高手。

  王玄应顿时闭嘴,王世充招募的江湖高手,包括王世充自己,十个有九个或学过或研究过蜀山派流出来的两本功法。

  这些人虽然不见得有多感激王无痕,但好感肯定有的,王玄应虽然废物,但也知道没有必要以这种小事开罪这么多高手。

  在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完善的版权法律体系,所以尚秀芳唱别人的歌是没有问题的。

  在古代,文艺创作常被视为一种传承和共享的文化行为。

  例如诗词,很多诗人的作品会被广泛传唱、引用,像柳永的词,在市井坊间流传甚广,

  歌女们常常演唱,这种传唱行为在当时被看作是对作品的喜爱与传播,诗人也乐于见到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知晓,不会去追究所谓 “版权” 问题 。

  可对于一些具有特定背景和意义的作品,情况就不同了。

  像宫廷乐师创作的专门用于皇家祭祀、庆典的曲目,

  若是民间艺人随意拿来演出,就会被视为冒犯皇家威严,违背宫廷文化规矩,

  这更多是基于等级文化秩序的约束,而非现代版权意义上的侵权。

  喧哗声中,王无痕的声音传出:“秀芳大家厚爱,王某愧不敢当,请移步。”

  【月满西楼】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句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从字面来看,“月满西楼” 描绘的是月亮升至西方楼阁之上,月光皎洁,洒满西楼的景象。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常象征着团圆、美好和思念,楼阁则是观景和抒情的场所,象征着高雅脱俗的文化氛围。

  这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月夜景色,更抒发了词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暗示了作者思夫的迫切心情,表达了相思之苦。

  后世歌曲【月满西楼】由苏越谱曲,安雯(原名张静林)演唱的版本,收录于专辑《想你总是在雨季》中,发行于 1994 年。

  这首歌以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为歌词,旋律舒缓,将音乐和歌词相结合,抒发了离愁别绪,歌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古韵美。

  邓丽君也演唱过《月满西楼》,她独特的嗓音和高超的唱功,精准地处理了情感,用歌声演绎出古人创作的心境,使这首歌曲广为流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婚后感情甚笃,然而在其婚后第三年,即 1102 年,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朝廷党争被罢官归乡,李清照也受牵连无法居住在京城,无奈夫妻两人分居,李清照回济南章丘投奔娘家。

  在与丈夫分别的日子里,李清照写下了《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寄托了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国台湾流行音乐开始崛起。

  当时很多创作者尝试将华国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这样的音乐潮流背景下,《月满西楼》应运而生,由苏越谱曲,将李清照的经典词作以优美的旋律呈现出来,

  邓丽君用她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唱,赋予了这首作品新的生命,使它广为流传。

  这首歌被老王剽窃到了婠婠的专辑【千千阙歌】中。

  被尚秀芳的友人从岭南带了过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随身空间之带着萌娃诸天种田,随身空间之带着萌娃诸天种田最新章节,随身空间之带着萌娃诸天种田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