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吏施了一礼,取出三封书信递给张新。

  这三封信,分别是何进、田楷,还有甄豫的。

  张新心中一突,令人将传递封赏的消息传给诸将,随后回到正堂,打开了何进的信。

  “我给你请封了冠军侯,但朝中有坏人不同意,我没办法,另外你主簿真棒,我要了,以后常联系。”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何进!我【哔——】,你个【哔——哔——】,我真是【哔——】!

  【哔——哔——】!

  【哔——】!”

  张新瞬间破防。

  吕布被皇帝弄走也就算了,毕竟他现在不缺武将。

  赵云、关羽、张辽他们几个,哪个拉出来也不比吕布差。

  最多只是有点可惜罢了。

  可何进把田楷弄走,这就很不厚道了!

  “我麾下现在就这一个谋士!就一个!你弄走了我有事找谁商议啊!”

  “他是我的谋士!”

  “我的谋士!”

  “我的!”

  张新气得破口大骂。

  得亏郡吏都在上值,正堂附近现在没人。

  否则被人听到,那乐子就大了。

  过了好一会儿,张新才缓过来,接着打开甄豫的信。

  甄豫在信中说,因为张新教给他的计算之法,他被何进看重,征辟去了大将军府。

  感谢领导的栽培。

  这是一封感谢信。

  张新点点头。

  他征辟甄豫,本就是为了给甄氏一个进身之阶,拉拢一下关系。

  甄豫能留在雒阳,那是再好不过的。

  若是甄豫回来了,他才头痛。

  最后是田楷的信。

  田楷在信中详细汇报了此次进京的过程,然后说他被何进征辟,就不回来了。

  感谢领导一直以来的重用,以后常联系。

  看完书信,张新长叹一口气。

  现在天下未乱,并没有什么忠臣不事二主的说法。

  因为皇权还在,皇帝就是天下的共主。

  一个人在这个领导手下干几年,再换一个领导,这都是很正常的。

  反正说到底,都是为皇帝办事嘛。

  何进是大将军,百官之首,张新只是个边郡太守,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怪不了田楷。

  不过,田楷进入大将军府,对张新来说,也有好处。

  汉时人们对旧主和故吏这层身份看得很重,张新作为旧主,将来若有什么事请田楷帮忙,田楷身为故吏,是一定要帮的。

  否则就是不忠。

  这样一看,倒也不算是件坏事。

  在大将军府内,田楷可以作为张新与何进联络的中间人,若将来有什么事,还能帮他说说话,倒也不错。

  张新又拿起田楷的书信,仔细的看了看朝廷议封的过程。

  “原来是这样,难怪刘宏给了我两个没啥卵用的头衔。”

  张新口中没啥卵用的头衔,指的是都督幽州诸军事和持节。

  护乌桓校尉本就负责幽州战事,战时有调兵的权力,只不过,如果他想要调动郡兵的话,就要通过刺史那边。

  有了这个头衔,就可以绕过刺史,直接调动郡兵。

  听起来权力是变大了,但问题就在于......

  幽州刺史是刘虞啊!

  张新在接受诏安前,应的是刘虞的征辟,做的是刘虞的从事,刘虞就是他的旧主。

  哪有故吏绕过旧主去调兵的?

  再说持节。

  节,外形就是一根特制的棍子,上方一般雕有龙头表示皇权,还绑着一些装饰物。

  持节之人就是皇帝使者,节的作用就和后来的尚方宝剑差不多。

  使者又分四种: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

  三国后期,这四种使者开始出现高低之分。

  假节:只有在战时可以斩杀触犯军法之人。

  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使持节:平时和战时都可以斩杀二千石以下。

  假节钺,又叫假黄钺,可以斩杀其他三种持节的使者。

  不过那也是三国后期的事了。

  现在这四种使者并没有高下之分,只在礼仪和具体负责事务的方面略有不同,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比如假节,主要就是负责军事方面。

  张温出任车骑将军,出战长安,刘宏就给了他假节,让他节制诸将。

  而持节,除了在军事方面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干涉地方政务。

  可问题还是一样,张新身为故吏,怎么能去干涉旧主的政务?

  所以他这个持节,实际上的功能和假节一模一样。

  这就没什么用了。

  因为张新的护乌桓校尉,本身就自带假节之权,可以节制诸将,斩杀触犯军法之人。

  汉朝的所有官员,只有四个有长期假节之权。

  司隶校尉、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

  除去京师三独坐之一的司隶校尉,另外三个都是长期戍边,随时面临战事的职位。

  所以朝廷赋予他们长期假节之权,以便随时节制军队。

  也就是说,刘宏这个持节,加了和没加一样。

  只要刘虞还是幽州刺史,都督幽州诸军事和持节的权力,张新就无法行使。

  估计刘宏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这么大方的给他加封了这两个头衔。

  既能显示恩宠,又不至于让张新的权柄过重。

  简直完美。

  张新放下书信,提笔写了一道征辟令,便往蔡邕的小院行去。

  这段时间,他和蔡邕一家混的挺好。

  蔡邕和他说过,以后过来不需要让奴婢通报,直接进来便是。

  入得院中,蔡琰正在树下看书。

  好一幅美人读书图。

  张新心中赞叹,开口唤道:“昭姬。”

  听到声音,蔡琰抬起头来,看清来人后,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琰见过府君。”

  蔡琰起身行了一礼,笑着问道:“听闻今日天使到来,不知朝廷给了府君什么封赏?”

  “都督幽州诸军事,持节,封武乡侯。”张新道。

  “真的?”

  蔡琰张大小嘴,随后察觉不妥,又伸手掩住。

  十八岁,封乡侯啊!

  除去那些继承父辈爵位的,这么年轻的列侯,大汉四百年也没几个吧?

  还有都督幽州诸军事,持节......

  随后蔡琰的心中感觉有些奇怪。

  武乡侯这个名号,以前好像没听说过啊?

  大汉有叫武乡的地方么?

  张新笑道:“昭姬若是不信,今夜我宴请诸君时,你可一同前来,我拿列侯金印给你看。”

  列侯,无论是亭侯、乡侯还是县侯,都是金印紫绶,位同三公。

  这也是为什么无数男儿,都将封侯视为自己毕生所求的原因。

  “真哒?”蔡琰惊喜道。

  “真的。”张新点点头,问道:“蔡师和元叹呢?”

  “在屋里读书,还请府......君侯稍待,琰这便去唤他们出来。”

  蔡琰转身离去。

  少顷,蔡邕和顾雍都出来了。

  张新不敢怠慢,当先行了一礼。

  “蔡师。”

  “哈哈哈,老夫恭喜君侯了。”

  蔡邕笑着走了过来,回了一礼。

  显然蔡琰把朝廷的封赏都和他说了。

  “恭喜君侯。”一旁的顾雍也行礼道。

  见礼完毕,蔡邕开口问道:“不知君侯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蔡师还是叫子清吧。”张新一笑,“我找元叹有点事。”

  找我的?

  顾雍一脸懵逼。

  张新从怀中取出征辟令,双手递给顾雍,给足尊重。

  “元叹,我欲辟你为主簿,不知你是否愿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最新章节,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