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一线的溃败影响很大,12师、544团两部兵力呈牛角型部署。

  依托汾河,重新构建了城郊防御阵地。

  鬼子不甘心的动用轰炸机,想找回点场子。对着城郊阵地疯狂轰炸了一轮,效果并不明显。

  兵力分散分布并不密集,除非投入几百架轰炸机地毯式轰炸。

  以鬼子陆航的手笔,舍得拿几百架轰炸机跟张宪在这里苦斗吗?

  打通汾河的另一个意义是跟晋西北、绥南贯通,能够与山区部署的骑兵军、游击部队连成一片。

  迫使鬼子北路板垣师团彻底退出城郊阵地。

  板垣师团一退,昔阳支队、20师团的围堵兵力也立马后撤15公里,都不带犹豫的。

  “鬼子撤退了!”

  不知谁先喊了一声,随后爆发出惊天的欢呼。

  对守城部队而言,鬼子后退无异于绝境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种欢呼,令军民士气大振。

  惊动了张宪等人,

  乘坐汽车来到城防,观察鬼子的动向,对方退而不撤,仅仅是后退了15公里,预留了夜间突袭的一段空间。

  步兵夜袭,15公里顶天了,超出这个范围,双腿跑断了也完不成。

  另外鬼子撤退15公里目的是规避火炮,留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跟组织火力反击的时间。

  不管咋说吧,小鬼子确实撤退了。

  压在心头的剑,换成了压在大腿上,不足以致命。

  板垣师团撤退属于战略性撤退,因汾河阵地丢失,避免遭受夹角攻势。

  坂垣征四郎大声质问,昔阳支队跟20师团撤退是什么意思?

  向鬼子第一军司令部(目前设立在石门)提出抗议,进攻部队毫无配合,致使战局僵持。

  20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也不惯着,合着全是别人的问题,你第五师团不是第一军的部队?

  板垣师团带察哈尔兵团差不多六万人,拿不下区区北路城防,还丢了那么多重武器,都是我们握着你的手扔的?

  俩人都是中将,又不需要顾及脸面。

  20师团确实打的臭,被张宪反复抽打,打残了好几个步兵大队。

  但板垣师团丢失的重武器更多,损失的兵力也更多,前前后后三个炮兵联队受损,两个步兵联队被灭。

  什么狗屁的精锐!

  最后还是第一军的司令站出来平息双方的扯皮,询问板垣师团,当前之态势,该如何进行?

  目前的难点有几个。

  第一,预备兵力不足,一开始就没考虑在表里山河开辟战场,只想让板垣师团牵扯平绥铁路线。

  贸然开辟战场,还影响了平汉铁路的推进。

  第二,筹备的作战物资不足,此刻紧急调配物资倒不是大问题,鬼子这些物资还是能拿出来的,关键是如何运输到太源附近。

  铁路线多处受损,沿途的山路多游击兵力。

  仅凭辎重兵有被伏击之风险,增加护送兵力,问题跟第一个一样,预备兵力不足。

  第三,从战略角度而言,鬼子想打通平汉铁路、津浦铁路,贯通华北跟华中。目前还想着把第五师团抽出来,去打津浦线。

  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进攻太源,则是第一军需要迅速讨论清楚的问题。

  如果持续进攻,需要补充多少物资,才能拿下张宪拒守的城垣。

  重炮肯定是要补充的,一想到重炮旅团拉进山区,鬼子高层的脑仁就头疼。

  鬼子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其实有新的想法,暂时不打张宪了。

  20师团沿正太线向南进攻,增加108师团、109师团,着力拿下晋南、晋东南,占领太行山一线进行驻防,能够策应华北平原地带的战事。

  放三个师团在这边,完全可以保证平汉线、津浦线作战。

  抽第五师团出来,察哈尔兵团往北、西北,控制长城一线、平绥铁路一线。

  这样平绥铁路、正太铁路都在掌握之中,张宪再怎么折腾,也仅仅是在太源周边闹腾。

  再说了,天朝人喜欢内斗,或许不需要鬼子师团动手,他们内部都会斗个四分五裂。

  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唯独一根筋的板垣征四郎不同意。

  他吃的亏太大了,怎么能放过张宪?

  师团主力受损,不找回找个场子,日后如何抬得起头。

  之所以发起山区会战,就是因为在南口的时候,第五师团吃了点亏。

  别的师团都在突击猛进,板垣征四郎觉得没面子,才兴兵进攻忻口。

  眼下丢人丢大了,让他撤出去休整,怎么可能?

  这位号称天朝通的家伙,引经据典是一把好手,立马举荐了长平之战。

  板垣征四郎认为当下的僵持,不过是支那军负隅顽抗罢了。

  只需熬过这个冬天,敌军必然不战而退。

  再给他一个月时间,必然可以拿下晋全境。

  现在没人想听长平之战的消息,后勤的恶劣情况已经超出了鬼子预料。

  天已寒,连棉装都没准备。

  不用一个月,再熬四五天,非战损伤的士兵、冻伤、风寒等,都足够让人头疼的。

  “板垣君,这是命令,派遣军高层的命令,将第五师团挪出第一军,向石门方向转进休整,这是命令。”

  鬼子内部的争论,外人很难了解清楚。

  表现在战线上,则是北路的板垣师团突然收敛兵力,开始准备撤离了。

  一同前来的察哈尔兵团中的独立混成1\/2旅团,则陆续向北部的忻县、崞县、雁门关一带撤退。

  昔阳支队、20师团,分别撤退到榆次、太谷一线。

  太源周边50公里,已经看不到任何一个鬼子了。

  清晨,已经有点冬天的味道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刘嘎豆进来叫醒了张宪。

  楚云飞、曾万中、唐为源、童程四位竟然都在司令部了。

  “好消息,包围太源的三路鬼子,于昨晚突然撤退了,撤出四五十公里,太源暂时安全了。”

  张宪没有高兴,反而是皱起了眉头。

  安全?

  从没怀疑过安全问题,拿到了几个炮团的时候,他就已然安全了。

  只是诧异,小鬼子怎么突然脑子灵光了?

  他其实是不担心依托城垣僵持的,手上物资足够撑三五个月,可小鬼子就要面临巨大后勤压力了。

  除非他们能在冬天修好正太铁路、同蒲铁路,能够清扫铁路沿线的游击兵力。

  做不到这一点,进来多少辎重物资,只会被打劫多少。

  可鬼子突然撤退了,让张宪想着靠鬼子补给线发财的事情,不也没有着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最新章节,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