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局。

  朱由校这孩子非常聪明,也很有血性!更区别于他祖先的是:他其实还很纯良!或因他还只是个孩子吧。

  前几个月,王九已收到不下十份圣旨!表面的主旨都只有一个:催王九返京。是的,是催而不是命令。于是,王九也回了十多份奏折:等身体好点,再好点点……

  东林当然希望命令王九返京!那样,抗令不遵是死;回京也基本是死!皮岛已面目全非,王九就等于是死路一条。

  但朱由校扛住了。

  据孔兰蒂的消息,发给王九每道圣旨,那孩子都亲自把关,亲自审查内容,否则怎么逼也发不出。

  以前的那些圣旨中,王九也从字里行间…品出那孩子的纠结。其实他非常希望王九能返京!能帮他!同时,他也明白东林党的险恶用心。

  毕竟,以前就安排过五百人在天津刺杀!就无耻夜袭过昭勇将军府!反正世上所有的肮脏歹毒,都是那帮道德君子的擅长。

  所以,这个有血性、纯良的孩子。不但坚决换掉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那人连进宫都是东林的安排,也一直暗助其一路升迁。朱由校宁死也要换!后有北党虎视眈眈的东林,这才妥协。

  而且,朱由校想保王九的心思不加掩饰!每次阁臣起草发给王九的圣旨?读书不多的他怕上当!那都干脆推倒重来,自己拟旨。

  由此,东林党越发要除掉王九!而做局本就是他们的擅长。

  皮岛的烂事不说了!

  先说辽东。

  当时,东林为黑掉那两百万两军饷,立刻撤掉辽东经略熊廷弼!但还是保留他在辽东的政军遗产。也就是说,后任经略啥都不用做!就可保持辽东一年半载稳定。

  为做局王九,东林骚操作来了:八月泰昌登基拨银两百万;九月天启登基又拨两百万!如此巨额钱粮,岂能安守虚耗?辽东文武在作甚!养寇自重、勒索朝廷吗?

  辽东文武苦啊!

  四百万两?要有四十万两真用于辽东战事!那也好啊。关键是有些事你就得背锅!而这锅一背?你要么做事,要么解职杀头。

  于是,他们不得不做事!且必须做对得起四百万的大动作。

  于是,他们想着趁抚顺看上去空虚?以重兵突攻!收复失地。

  可他们不知道,这种严旨未出京城,东林就送给了外国友人一份!连下数道严旨后,所谓的大动作…其实只剩那么个地方。

  结果可想而知!

  又是损兵折将大败亏输。不过不要紧!反正没丢地盘,大败可上报成小挫,东林也心领神会,小挫可忽略不计!连塘报、邸报都省了。

  只是,熊廷弼之前固若金汤的防线!令建奴一年多不敢动弹的军略!就此彻底破产……

  辽沈突然紧张起来。

  而满朝无人追究原因,甚至连反攻抚顺大败亏输之事,非消息极灵通者都闻所未闻!众正盈朝嘛。

  众正盈朝呢!

  ……

  要做死王九,显然还不够。这家伙太能打、又很有钱!再说,他虽已调不动皮岛兵,但军械总买得到、军粮总搞得来吧?

  哪怕一支普通卫所兵,只要给他两三月,不!哪怕一个月时间,谁敢说就没战斗力!谁敢说就不能与建奴一战?

  而他只要出战了。谁都在大败的辽东!全身而退就有功无罪。

  所以,东林党给王九准备了一份礼物:三千班军。

  所谓班军,其实就是各卫所兵上边境轮值。

  他们需要自带军械、干粮上路,数千里之遥赶赴边境。这帮平时就吃不饱的人,去轮值时,各卫所会将所有积蓄带上!仍不够。

  由于卫所制崩坏,班军在现今大明已名存实亡!讲真,若朝廷真按祖制行事,一点钱粮都不拨?他们也别去边境打仗,直接饿死于途。

  但是,这次“恰好”就有班军!就如上次山东妖乱时,“恰好”就有大量班军,按时经过山东。

  而且,这次的班军还有点特殊。才三千人,却来自三省,分别是南直隶、湖广、江西各一千人。

  这又产生一个问题:很难协调沟通。后世那么发达,偏远地区还流行一句话:十里不同音。而卫所兵是什么人?世代住在卫城!有些人甚至一辈子没离开过卫城。

  就这么支一路步行几千里,估计路上饿掉大半条命的队伍!出山海关后主将突发急病,无人统领。

  明制,又是祖制:卫所及地方都司只屯田、养兵、练兵。战时,由朝廷另行任命将军统兵作战。

  这样,兵无常将、将无常兵!根本无需以儒御武,也没人能造成反。士兵家人都在卫城,你带他们造反?他先杀了你立功!

  而实际情况是:各边境早已是以营兵、边军为主。营兵一般不会太饿肚子!还有点基本战斗力。

  总之,就是这么支一路上半饿着肚子!大半条命没了的班军。主将与副手都突然急病,需要王九紧急去锦州汇合!然后带他们紧急去沈阳,同他的宿敌建奴…大战一场。

  当然,这只是东林党送给王九的礼物!但如何让他收下这个礼物?东林党又采取了点技巧。

  前阵子有两个消息,被有心人传给了朝中的无党派言官。

  一、有一支训练有素、朝廷引为强援的强大班军!一路匆匆赶去辽东,过山海关后,主将副将突得急病、人事不省。

  二、建奴厉兵秣马倾巢出动!辽沈形势万分危急,苦无良将。

  当苦读圣贤书的言官听了!来不及想想这班军咋就成强军?

  放屁!谁说没有抗虏的良将?王九不是被你们逼得不敢回京!一直窝在山东无所事事吗?

  骂完传信人,这些言官不管真没想通,还是假没想通!总之都在言辞激烈立刻上书。

  于是,最后闭环。

  辽沈危急,朱由校这孩子正一筹莫展时,一帮无党派正直人士上书,给他打开了这么个思路?

  简直是喜从天降!

  别的将军他不了解,王九他可是真了解!就两字:牛逼。

  给王九三千强军?说不定他真能创造奇迹!反正他一直都在创造奇迹,那还说啥,赶紧!

  不过,朱由校也知道王九心结:朝廷对不起他啊!他伤的不是身,伤的可是心!还伤透了……

  以前的辽东建奴猖獗!满朝文武谈虏色变时,王九以一己之力!在一片糜烂的辽东诠释惊艳。

  结果他成了叛贼!

  九死一生在建奴腹心杀出,顺手救出了两位王爷,更是顺便截住了东林卖国贼的商队!却只能躲在皮岛,连岸都不敢上。

  连回京也九死一生!

  后来又被算计着去山东,没花朝廷一分钱粮,将那涤荡成朗朗晴空!却前后两次上缴朝廷五百万。山东!快两百年没交过钱……

  就是这样的忠臣!朝廷却一而再再而三想害死他。至今,他的母亲、弟弟、还有个爱妾在卖国贼手中!更有前后几个妾室被害。

  而他效忠的皇家,却什么都为他做不了!凭什么还给你卖命?

  无论怎样聪明,毕竟还是个大孩子的朱由校!于是,被东林党算准其心思的朱由校!被人看透其刚烈而纯良的朱由校……

  他热血沸腾!含泪亲自书写了一道,一道很快会传遍天下的圣旨!关于诏令只有一句话,但后面的话却令王九也闻之落泪。

  “卿之高洁,世人或有不识,朕识!卿之功勋,世人或有不明,朕明!卿之心酸,世人或有不察,朕察!国事纷芸、世事沧桑!未来即便卿或有负朕?朕决不负卿。”

  感人至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最新章节,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