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臣之一,号称万人敌的费英东,闻报一拳砸倒了一堵墙。

  五大臣之一,跟老奴干了几十年抢劫事业的额亦都。感受到无比的耻辱!抢劫的祖宗家里被抢了?

  老奴的侄子,二贝勒阿敏在瑟瑟发抖!这一切,竟发生在他镇守的老寨附近?伯父的怒火……

  皇太极闻报一阵眩晕!无力坐下心中长叹:范文种说得对!祸不及家人,应是双方恪守的底线。

  之前,小明狗再坏再毒!那也有诸多底线。非要将他逼成一个毫无底线之人!对大金哪有个好?

  小明狗这一手毒啊!

  哪怕再抽不出兵力,那也必须赶紧扑过去将他们灭了。

  于是,几人一边挤出兵力地调兵遣将、倍道兼行!一边飞报大汗,潜台词是攻打叶赫能否缓缓?

  皇太极最无奈也最窝心!开原、铁岭他为何能领兵三旗?除叶赫城下的后路粮道外,最大目标是东阳堡!可王九几乎倾巢而出跑了。

  跑到大金腹心之处,祸害将士们的家人去了……

  之前明军的行军痕迹,皇太极还有所犹疑:是不是王九故意造成假象?东阳堡可还有人守城啊……

  另外,皇太极也断定王九会回头。小明狗的真正目标是叶赫,是瞄着攻打叶赫大军的粮道!更是伺机逼退大金或救出叶赫贝勒。

  因为王九需要叶赫的两位贝勒,去为他指证!去打脸东林党。

  所以当时他咬牙坚持住!只派斥候探查不出兵。皇太极只想探查到王九啥时回头,走哪条道……

  现在,一夜连抢近百村寨?那少说也有近三千人规模!他们已有能力攻打都城,只要阿敏率人出来扑空?王九就会乘虚而入。

  若掳到父汗的妻妾幼子回去?王九还要啥叶赫贝勒的证言!

  现在,不管王九做何打算,总之将他们全都灭掉最紧要。

  否则,何以对数十万子民交代?关键是怎么给八旗勇士们交代!

  现在,他皇太极就是无能的代名词!两万精锐竟看不住一个王九?真是窝心得令人头晕脑胀。

  皇太极扪心自问,他真的已做到了能做到的一切。

  知道王九肯定是这几天突围!他也到处都已布下重兵、设下陷阱。连两侧山岭的高处,他都已日夜密布观察哨!就等王九出东阳堡。

  尤其算准王九要北上叶赫,他还特意扎了个明松实紧的大口袋!就等王九一头钻进去。

  可是他喵的,谁想到王九早就处心积虑!挖通直插大金的地道?关键是那地道非得从河床下钻过。

  狗日的睾红中!等王九都跑了,这才拍着脑袋恍然大悟:是之前打东阳堡!我们费力帮明狗将河水堵好,王九这才有办法挖地道。

  皇太极忍得好辛苦!这才没一刀将睾红中剁了。尼玛,办不好事就办不好事!竟连话都不会说。

  ……

  十分无奈!

  摊上这么个诡计多端、阴险毒辣的对手!谁敢说一定能拿下他?

  皇太极终于有些理解:为何父汗那么固执地要不惜一切灭了王九!此人不除,大金的麻烦真大。

  一边急率两旗兵马往回赶的皇太极,一边还在无奈叹息:真是大金的劫难啊!腐朽明廷却出了王九这么个人物。

  皇太极实在不愿往回赶!父汗攻克叶赫城对如今的大金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实在太重要。

  眼前最急的是钱粮!

  大军连续征战两个多月,包括汉军、奴隶一起十多万人,牛马无数!每天的消耗都是海量。且青壮都出来了,地里山上那点本就不多的收成!也就几乎荒废。

  铁岭抢的那点粮,不够吃;铁岭抢的那点钱?便宜东南海商了!

  萨尔浒之后陆上商道几乎已断。奸商们就地起天价!还振振有词:整个大明都恨建奴!和你们做生意风险太大!加钱、加钱、再加钱。

  真买不起粮啊!

  好在荤腥不忌的东南海商来了:知道你们遭了灾荒,我们仁德!倒是愿冒风浪给你们百姓运点粮。可风浪太大,你们出得起价?

  十分体贴:看你们也穷,我们仁德!钱不够?就用你们卖不掉的破人参、鹿茸、貂皮等物来凑吧。

  皇太极记得父汗曾咬牙切齿说:何时我们大金要能牧马江南?可一定得好好学学他们的仁德。

  所以,攻下有着百年积累的叶赫!如今可是十分急迫。

  再就是对大金的未来而言,攻下叶赫几乎相当于刘备入川!大金从此有了稳固的根据之地。

  统一女真全族、攻略蒙古、经营肥沃的松嫩平原!大金才算有了基本自给自足的根基。

  太重要!八旗若无根据之地?再多胜仗也是随时会垮的流寇!

  若有稳固的根据地?诸葛亮六出祁山全都耗师糜饷、劳而无功!但仍然撑了几十年。

  反之,已攻打过两回未果的大金,此次若再不能攻克叶赫?

  首先是大金经济现在就会崩溃!其次,同为女真大部,民心、威望此消则彼长!若很多本想投大金的女真人,结果却去投了叶赫?有明廷在侧的大金…完了!

  所以,父汗攻克叶赫不容有失!让他皇太极坐镇开原,就是知道他明白此点。

  也因此,皇太极极不情愿!在这当口离开大军的粮道枢纽开原。

  可他却被逼得不得不往回赶!一夜连抢近百村寨啊……

  他皇太极“放跑”的人,他敢不去抓住?那别说父汗与其他兄弟了,连八旗勇士们都会要吃了他!

  而且,无论阿敏,还是费英东、额亦都手中的兵马!事实上都十分紧张。只要一大动,就要么被王九钻空子!要么被明廷乘虚而入。

  那大金更危险了……

  可是,又猂勇又狡诈的王九,却还领着近三千精锐!

  就如今八旗的士气?低于五千兵马最多可击溃他!想全歼他们?至少一万勇士!想万无一失灭掉王九?至少一万以上。

  击溃与全歼的区别太大,全歼与确保没漏网之鱼的区别又很大!这是兵家都懂的常识。

  所以,皇太极才万般无奈,直接率两旗兵马回赶。并交代留守的那一旗:重点是粮道!是开原铁岭两座城池!其他都可以先放放。

  不便明言的是:王九溜走后,只剩老弱伤残的东阳堡毫无价值!只有麻烦:坚堡又带不走,床弩、回回炮全都带不走!粮食还更经吃了。所以跑了更省心,免得老卡在那里。

  一直如鲠在喉呐!

  ……

  大军倍道兼程!

  傍晚就经过被王九灭的第一个城寨。皇太极令全军歇息一会,自己下去观察一番,心中默默震撼!

  竟比之前的八旗勇士们,军纪还好得多!王九怎么做到的?

  那些人全都是一创毙命,绝无拖泥带水的发泄!那些妇女的衣衫全都完完整整。那是群数月不曾沾点荤腥的精壮汉子!那可是群一直处在大金兵锋下,按说早该心理崩溃之人。

  严明而自觉的军纪!超强的组织力才是精锐之师的特征。王九所部展现出的素养,就是传说中的岳家军、戚家军的样子。

  这太可怕了!

  必须尽快追上去……

  连夜兼程!除了实在要喂喂马、歇歇脚时,两旗大军基本在不断换马越路。

  一路上,不断有信使、斥候疾驰而来!王九所部还没消停,还在继续抢大金的城寨、村寨。

  小明狗也太可恶!

  忧急如焚的皇太极扫眼左右,却没见到一个可有效相商之人。

  范文种那种书生肯定受不了这等奔波!这次便贴心地没带上他。

  早知道还是该带上!

  王九到底想干嘛?我们开原的两旗都往回赶了,他不该藏起来!再悄悄潜往叶赫城吗?

  或者,他已藏起来!说不定正悄悄赶往叶赫城。今晚还在大肆抢劫?应是部分人在虚张声势!

  那就还得留下一旗人马!搜索着另两处可通往开原的道路,缓缓向都城赶回去汇合……

  凌晨时分,迎面疾驰而来的消息!令皇太极又惊吓又迷惑。

  昨天黄昏,阿敏确定王九部已至恒仁湖附近,又在大肆劫掠!于是将都城交由佟养儒的两千汉军,令他只管进城坚守。

  阿敏亲率全部勇士两千五百人,直奔恒仁湖而去!行至大半,却收到王九亲自在都城叫阵的飞报。

  一边是马上就可赶到是恒仁湖!一边是恶贼王九亲自在都城叫阵!左右权衡之下,阿敏还是又率大军迅速赶回去!也幸好赶回去……

  原来,王九竟然仅带一百亲兵,就敢在都城下向佟养儒挑战。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佟养儒在山城顶上,仔细观察到王九只带百人。顿时胆气壮了,立刻率一千五百人冲出城!誓要将王九千刀万剐……

  奸贼王九详装没想到佟养儒敢出城!带人二话不说拍马就逃。

  佟养儒哪肯放过?一马当先紧追不舍!可他是能跑得快,他带的人却大多都跟不上!结果还没追出五里,队伍已散乱无章。

  这时,王九竟不逃了!调转马头拦上去就是几枪。本就武艺差王九一截,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佟养儒!哪里招架得住?连连格挡六七枪后,竟靠着滚落马鞍避开致命一枪。

  好在随后赶到的佟氏家丁们,在不惜性命地拼死相救!前赴后继死了十几个,才把刺伤大腿的佟养儒救上马,亡命往回逃……

  他们这一往回逃不要紧,却将本就散乱无章的队伍!冲得一塌糊涂。

  恶贼王九!可能等的就是这时机。率着那一百精兵,一路挑杀如入无人之境!紧紧咬住追杀。

  而佟部?被王九那百来号人倒没杀掉多少,却被自己人踩死了很多。因为这一切的发生太快了!后面的士卒还在向前追击,前面的败兵却在转身亡命回逃!山城前那条本不太宽的道路,挤成了一锅粥……

  等佟养儒被亲兵们拼死护卫着,终于挤进都城?恶贼王九率一百精锐气势如虹!竟一路杀到城门口。

  这时,城外连传数声响箭!王九主动率人迅速撤逃了……

  是阿敏快回来了!

  ……

  皇太极更迷惑了!

  这个消息证明:至少!王九昨晚根本就没藏起来,更没向叶赫城潜行!难道他不去了?

  那他意欲何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最新章节,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