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思想的形成,完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事情。

  尽管怀疑了许多,但是尚且年少的王守仁对于这件事情,还无法做出纯粹的,完全的属于他的判断。

  他还在读书,还在进修呢。

  于是三年之后,王守仁开始参加乡试。

  乡试还是简简单单的事情,考不上乡试的人,出现在这个榜单上实在是有些让人觉得头疼。

  额。

  罗隐都考上了,毕竟乡试,会试,殿试,那是层层递进的嘛。

  人家说没考上,那也是没考上进士。

  不过后来的日子好像没有这么一番风顺。

  二十二岁。进士不中。

  并且在当时内阁首辅开玩笑的情况下写了一篇状元赋。

  这个行为基本上就等同于下一次的进士考试,他定然是高中状元的。

  就等于是提前将狂言放了出去。

  于是三年之后,二十五岁再考。

  进士不中。

  之前的豪言壮语瞬间就变成了被取笑挖苦的对象。

  常人面对如此的情况下,恐怕是有些难以接受。

  脸皮稍微薄一点的,更是会羞于见人。

  幸好王阳明不是这样的人。

  没有考上不是问题,但因为没有考上而懊恼,才是大问题。

  当时的王阳明思考的方式就是这样。

  二十八岁,再来。

  总算是高中了。

  幸好也没有磨得太久,这个年纪,姑且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

  往后的日子姑且也可以称得上是平淡。

  毕竟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值得说的事情。

  一直到正德年间。

  也就是明武宗上台,明武宗元年,刘瑾上位。

  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刘瑾逮捕了一些人,排除异己的手段罢了。

  而王守仁则是上书论救,自然是触怒了刘瑾。

  直接被贬边关,同时他的父亲也被赶出了京城。

  原本这件事情到了这里,其实也就算是结束了,毕竟政治上面的事情。

  立场不同,于是有人升迁,有人被贬,大家都是完全看得开的事情。

  但王守仁绝对没有想到的是。

  刘瑾居然会派出刺客,前往追杀他。

  幸好他比较聪明。

  躲入水中,才逃过了这一次的刺杀。

  可以说,真的是无比的危险了。

  朱厚照:“刘瑾.......你这真的是,长脾气了啊。”

  朱厚照悠悠的开口。

  他是真的没想到,刘瑾居然这么大的胆子。

  暗杀朝廷命官!

  “陛下.......”

  刘瑾腿都软了。

  “先看看再说吧。”

  朱厚照没有说更多。

  而王阳明,则是就来到了龙场。

  这个几乎完全没有开化的地方。

  既然是被贬,那么自然不会让王阳明好过。

  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你几乎可以说,不要说是在这里当官了,你就是和他们说话。

  都有些艰难。

  这个是当时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说当时已经有了统一的语言。

  但这个语言,不是谁都会用的。

  这样的艰难,如何不让人感觉到艰难。

  但这点艰难,对于王阳明来说,算不得什么。

  他还是要教导当地人,令人向善。

  在这一段时间当中,或许是因为在不断的教导,实践,所以让他对于大学当中的高深理论。

  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一份理解渐渐的酝酿,到最后所出现的,就是他自己的思想。

  具体出现,则是写了教条,来让龙场的他的学生进行学习。

  这里或许可以直接将其称为。

  龙场悟道。

  被贬也是有一段时间的,三年的时间似乎一晃而过。

  他复官之后,随后便是一路的青云直上。

  因为那时候的刘瑾,已经不在了。

  日子过的还不错,当时南中出现了一些叛乱。

  而王阳明因为自身的才学,当时深得兵部尚书的赏识。

  于是巡抚地方。

  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占领浰头,各自称王,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攻占、剽掠各处府县。

  而福建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抚文森托病去职。谢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主簿战死。

  你要说这件事情不严重,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朝廷命官都已经死了。

  不过这单人对于其他人或许很棘手,但是对于王阳明而言。

  自然不是难事。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初战出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

  随后获得令牌,可以自己节制一支军队。

  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一举直接荡平十数年的匪患。

  这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随后。

  就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了。

  当时的情况,王阳明本来的目标,乃是福建的匪患,得到了宁王起兵的时候,立刻就赶往了吉安。

  当时的王阳明,是真的除了自己有个人之外。

  啥都没有。

  而宁王既然是谋反的人,这个年头也没有逼迫的这个说法。

  自然是准备的无比的充分。

  甚至在当时看来,宁王的军队仅仅只要顺江而下。

  应天,恐怕就不保。

  应天现在即便不是首都,但是对于明朝来说,也有着一种相当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应天在最开始就是朱元璋起家的地方。

  几乎可以称之为龙兴之地。

  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应天本身就是一个大城,获得了这个地方,号召力会有一些变化。

  所以这个地方,本身就是无比重要的。

  虽然自古以来自南向北的征伐,能够获胜的只有朱元璋。

  但毫无疑问的是,应天绝对不能丢。

  那王阳明该怎么办呢?

  他又不是所谓的超人。

  那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自然是有办法的,要是他没有办法,那他就不该叫王阳明了。

  或许是心学给予了他一些加持。

  又或者是他本身就在兵行险招,但他还是做了他该做的事情.....

  <!--17K::-->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最新章节,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