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波手下的将士们。

  在深山老林里面前行的速度很慢。

  因为第1批前进的先头部队,要一边前进一边开路。

  这是大部队行军,可不是小股部队穿越山林。

  后续还涉及到物资运输的问题。

  所以大部队只能尽量走大路。

  而有些实在没有大路可走的地方,那就只能把山间小路上的树木都给砍掉。

  能够炸掉的石头也都用炸药给炸了。

  就这样一边前行一边拓宽路面,所以行军速度当然快不起来。

  从石头城到密支那的路程不是特别遥远,总共只有几百公里而已,但是大部队却走了十几天才到的密支那。

  先头部队到达地方之后。

  向着敌人发起了一波冲锋。

  凭借强大的火力和高昂的斗志,把敌人给杀的屁滚尿流。

  先头部队快速占领了密支那,并控制了那里的码头和所有船只。

  他们在这里就能遇到了从曲靖方向过来的马帮。

  马帮的人得知朝廷大军杀了过来,并且将会把这些地方变为大明的国土。

  后面还有人跟着修建道路。

  那么他们以后做生意就更方便了,安全方面也有了极大的保障。

  所以马帮的人都非常高兴,并且义务进行配合。

  他们对这边的情况更加熟悉。

  分出不少人手比先头部队带路,向伊洛瓦底江的上下游杀了出去。

  在密支那的上下游地区,都有着不少小村镇。

  那些地方住着不少土着,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有着不少船只。

  先头部队到达密支那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大部队收集船只。

  后面如果船只实在不够用,还得制造大量的木筏和竹排。

  至于造船的话,那就太费时费力了。

  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

  所以先头部队的任务很重。

  说白了这一次大军出征,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战斗。

  因为这个时期的东南半岛开发程度有限,人口相对来说也比较少。

  本身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部队,至于敌人的战斗力嘛!

  对于朝廷大军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

  朝廷大军的装备对于那些土着来说,直接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战斗方面的事情基本上不用担心。

  朝廷大军这一路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开路修路,并占据合适的地方建立农场,种植粮食和各种高产作物。

  因此在第2批部队当中,就有着工程兵工一路跟进了。

  工程兵勘察地形地势。

  把该修建道路的地方都绘制在地图上,并对原有的道路进行了优化。

  后续跟进的工程兵,就可以按照图纸修建道路。

  不论是勘察地形地势的人,还是指挥工人修路的工程兵。

  那可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

  天津匠户之子鲁大山,就是当初和他的同伴赵小金,两人一起参加科举的那个年轻人。

  就是这一次随着大部队行动的工程兵的带头人……

  ……

  鲁大山有时候都觉得,现在的这一切像是做梦似的!

  他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匠户之子。

  鲁大山的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他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工匠。

  按照原本的成长轨迹,他将来长大了也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工匠。

  但是他的父亲比较执着,从小就开始让鲁大山读书识字。

  在他们居住的那片地方,是天津港的造船厂和码头附近。

  大量的匠户聚居在那片地区。

  有一个落魄秀才,就在那里开办了一个私塾。

  每年只需要送上二三十斤粮食,就可以把孩子送过去读书。

  所以老秀才的学生还挺多的。

  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都会给老秀才送点酒肉。

  所以那个老秀才虽然收费不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便宜。

  但是人家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而鲁大山的父亲,当然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虽然他们是匠户出身,没有资格参加科举。

  但是鲁大山的父亲觉得,如果能够识字并且手艺也不错的话,说不定能在造船厂里面当个小吏。

  那样也比当工匠强多了。

  鲁大山也觉得这样挺好的,如果能够找到关系当一个小吏的话,那就可以算是光宗耀祖好事。

  没想到在天武皇帝朱慈烺登基之后。

  他们家的生活立刻变得好了起来。

  朱慈烺让人对天津港地区进行了整顿,从那以后就没有人再敢克扣粮饷了。

  所有工匠都能按时拿到足额的粮饷,家里面的日子自然都好过了起来。

  后面朝廷又对工匠进行了分级。

  鲁大山的父亲成了高级工匠,每个月能领到的银子又翻了几倍。

  那时候鲁大山他们一家人,都觉得这就是神仙般的好日子了。

  没想到更好的日子还在后边……

  ……

  忙碌了一天的鲁大山。

  手上拿着一柄扇子,躺在自己制作的躺椅上休息。

  他手下的两个总旗凑了过来:“大人,在想什么美事呢?我看你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我看可能是想婆娘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开心呢?哈哈哈哈……”

  鲁大山:“老刘你这个老流氓,整天就知道想婆娘,我今年才17岁,这几年不是忙着读书考试,就是在工地上忙个不停,哪里有时间找婆娘啊?”

  被叫做老刘的人,是一个20多岁的汉子,另一个总旗姓王,老王已经40岁了。

  不过老刘和老王都只是总旗,而年纪最小的鲁大山却是百户。

  原因非常的简单,老刘和老王只考入了中级学堂,鲁大山却是高级学堂出来的人才。

  他们都参与了从京城到天津港的公路和铁路建设。

  鲁大山和老刘老王他们,只有一小半的时间是在学堂里面学习理论知识。

  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工地上实践。

  由于朝廷缺乏相关的人才,他们都是在工地上一边干工程一边学习。

  三人在工地上的时候就认识了,所以关系比较好。

  老刘和老王经常跟鲁大山开玩笑。

  对此鲁大山早就习惯了。

  老王开口问道:“这一路上真是累坏了,这鬼地方的天气热得要命,这些蚊子一个比一个大,简直是能把人给咬死。

  鲁大人,你说你才这么大一点年纪,你家里怎么舍得让你来这么远的地方啊?”

  鲁大山笑道:“瞅你这话说的,我鲁大山又不是什么金贵的人,别人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呀?

  再说了,你们两个不也是一样的吗?当今陛下是个大善人,到处给老百姓修路,还要修沟渠修水坝等等。你们不想来的话,随便去一个其他地方的工地,不也照样过得很好吗?”

  老王:“嘿嘿,待在其他的工地上,虽然更舒服一些,但是却没有机会成为工程兵,那只是一个技术员而已。

  当今陛下圣明无比,部队里面的待遇可比外面好多了,并且转过来当工程兵,我们直接就升职了,我肯定要来呀!”

  老刘:“老王这话就说对了,这就叫富贵险中求。我和老王现在都是总旗,乃是正儿八经的八品官员。之前我们连九品都够不上,有这样的好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鲁大山:“既然你们都知道情况,那你还来问我,这不是废话吗?”

  老刘:“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大人你跟我们不一样啊!你都已经快要毕业了,等到毕业之后至少也是九品,运气好点的话直接就是八品了。

  而我们是中级学堂的学员,毕业之后顶天了,也就是一个九品技术官员。所以我们才抓住机会搏一搏,而大人你还这么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啊!”

  鲁大山:“在当今陛下登基之前,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心里都很清楚。自从陛下登基之后,我们的生活就变得越来越好了。

  这次刚好有机会进入部队当中,而我从小就想当兵,想去把那些祸害我们的鞑子都给杀干净。现在鞑子都没了,那我能当个工程兵也不错,我这是在报效朝廷……”

  老王:“百户大人这话说的太对了,我们固然想趁机当个小官,但是、同时也是为了报答陛下的天恩。”

  鲁大山:“陛下距离我们太远,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报恩。行了,我看时候差不多了,先去休息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老刘:“大人你先别走啊!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个事情你考虑了没有?我家大侄女真的长得挺漂亮的,手脚勤快,嘴巴也甜,并且她也是识点字的。

  大人你整天忙着没工夫找婆娘,我侄女跟你就挺合适的。我已经写信跟家里面的人说过这个事情了,家里面的人都同意,现在只要大人的点头就可以了……”

  鲁大山佯怒道:“滚滚滚,老子拿你当哥们,你却想当我的长辈?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人了?赶紧滚回去睡觉去……”

  ……

  鲁大山话说只是一个百户。

  但是他们工程兵跟其他的兵种不一样。

  鲁大山手下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经验的工匠和技术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刚从学堂出来的新手。

  这些都是有正式编制的人。

  而到了工地上之后,其他那些干活的普通劳动力,那就没有什么正式的编制了。

  所以鲁大山这个百户,正式的手下只有100人左右。

  但是他在工地上指挥的人手,少的时候几百上千人,多的时候几千上万人。

  那是一般的百户能比的吗?

  经历的大场面多了之后,鲁大山的眼界早就不一样了。

  所以他要找媳妇的话,也要找一个优秀的女子才行。

  比如他的好兄弟赵小军的妹妹。

  那姑娘不但长得水灵漂亮,脑瓜子也相当的聪明。

  天津港那边朝廷开办了纺织厂。

  赵小金的妹妹就在纺织厂里面工作,并且现在已经是小组长了。

  上次赵小金给他写信的时候,说是天津港那边的纺织厂扩建了。

  等到纺织厂扩建完成之后,纺织厂里面需要更多的女工,赵小金的妹妹将会再次升职。

  据说是要当生产车间的副主任。

  那丫头比鲁大山还小一岁。

  这么点年纪就当上纺织厂的车间副主任了,将来的前途肯定差不了。

  鲁大山想着这些事情,脸上带着笑容进入了梦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最新章节,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