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听到外面传来崇祯的声音。

  顿时不高兴地皱了一下眉头。

  不过崇祯太上皇都已经闯到御书房外面来了,朱慈烺就干脆让人把他请了进来。

  倒是想看看这家伙究竟要干嘛?

  崇祯进来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问道:“礼部临时仓库起火的事情寡人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看起来确实充满了蹊跷,但是你要调查可以慢慢查,怎么能如此冲动地封闭整个京城呢?”

  朱慈烺冷笑一声:“呵呵!太上皇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得很嘛!怎么?你这是在教朕如何做事?”

  崇祯朱由检气得脸色发青:“逆子,不管再怎么说我都是你的父亲,你就这样对待你的父亲?你不怕天打雷劈吗?”

  朱慈烺一脸不屑:“怕的话我就不会这样说话了,说吧,你过来究竟有什么事情?”

  崇祯太上皇强压着怒火:“我能有什么事情?还不是为了这大明江山操心!你这样子动不动就封闭城门,全城搜索。

  很容易闹得人心惶惶,市面上的生活物资价格可能又会开始暴涨,从而容易引起官吏和百姓的怨气,这对朝廷和你都没有任何好处……”

  朱慈烺目光锐利地盯着崇祯问道:“是谁告诉你这些消息的,又是谁鼓动你过来的?”

  崇祯太上皇怒目圆睁:“没有人鼓动寡人,寡人看着你胡作非为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过来劝你改正。”

  “呵呵!”朱慈烺再次冷笑一声。

  紧紧盯着崇祯的双眼说道:“如果你真的懂得如何治理江山的话,大明江山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凄惨的样子?

  如果你所想的都是正确的,那你为什么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茂名都烂成什么样子了,你不知道吗?你不会对比一下吗?”

  崇祯太上皇被这番话刺激得浑身颤抖:“你、你这个逆子!”

  二傻子此刻感觉像是被戳到了肺管子。

  他勤勤恳恳当了十几年的皇帝,结果大明江山的局势却每况愈下,越来越糟糕。

  这无疑是说到他的痛处了。

  朱慈烺毫不留情地说道:“太上皇可知道上个月的商税收了多少?整整收了 390 万两银子,这仅仅是一个月的税收,并且整体的税率远远超过了 30 税 1。

  而不论是京城,还是朝廷控制的其他城市,做生意的商人依然非常活跃,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果全国上下都这样收商税的话,每个月的商税至少有六七百万两银子。

  你说有那么多的银子的话,朝廷可以养多少军队?可以打造多少兵器?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而你在位的时候,可有收到过一两银子的商税?所以太上皇请回吧!朕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崇祯朱由检心急如焚:“你、这样做早晚要出大乱子,这会出大事的啊!”

  朱慈烺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些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朕清楚自己的对手是谁,朕从来没有小看过他们,既然对手已经出招了,朕怎么能不接招呢?

  朕做事自有朕的分寸,别说是封闭京师的城门,就算朕再封城几天,谁又敢有意见?凡是敢于阻挡朕中兴大明者,必诛之。”

  这不仅仅是朱慈烺内心的真实想法。

  此时此地把这些话这样直白地说出来。

  同时也是对崇祯太上皇的严厉警告。

  崇祯被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个逆子,你好自为之……”

  崇祯皇太上皇被气得不轻。

  接着转身拂袖而去……

  ……

  在崇祯太上皇走后。

  朱慈烺立刻吩咐道:“派人去搞清楚,太上皇和太后今天都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方正化连忙应道:“老奴遵旨……”

  接着方正化赶紧去安排了。

  朱慈烺拿起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报,仔细研究着关于教育内容改革的各方反应。

  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这些东西朱慈烺之前就已经看过一遍,现在又重新再看一遍。

  却依然没能有什么收获。

  而方正化没多久就传来了消息:“启禀皇上,今天早上周奎父子入宫觐见太上皇和皇太后,言及城门被封闭之事,说这样太过扰民,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朱慈烺冷哼一声:“哦,原来是周家父子,他们有什么生产活动,又有什么经营活动呀?

  朕不是已经下了旨意,给周家每个月提供的生活物资,不能超过十两银子吗?”

  方正化赶忙回道:“回禀陛下,前些时日皇太后给了周奎 5000 两的银票,周奎的儿子周鉴,这些天经常去城外买地……”

  原来是手上有了银子,又开始想办法圈地了。

  朱慈烺留了周家父子一命。

  这已经是极其仁慈了。

  既然他们如此不安分,那就得想个办法让他们安分下来。

  朱慈烺缓缓说道:“方大伴,礼部的临时库房都有人敢放火,可见那些贼人的胆子有多大了!

  你说周鉴这样经常出城,并且还是带着银子出城去买地,要是被有心人给盯上了的话,出点什么事情那多不好啊?可千万别像他爹一样,直接被人打断了双腿,这样的话,以后还怎么生活呀?”

  方正化心领神会:“皇爷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慈烺严肃地说道:“嗯,动作利落一点,不要留下什么尾巴。”

  “老奴明白。”

  方正化说完又匆匆离去了。

  这真是能者多劳了……

  ……

  朱慈烺却在想着另一个问题

  京城的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

  之前就已经被狠狠地清理了一遍。

  而京城周边的绝大部分土地,全部都已经收归朝廷所有

  军功授田的事情又还没有来得及开始。

  目前只有少部分土地分给了无地白老百姓,那些老百姓手上的土地也不多,一家人顶多有个二三十亩。

  谁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卖给周家呀?

  这个事情还真是巧得很啊!

  不对。

  这个事情肯定不对劲。

  朱慈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别人如果想要对付他的话。

  方方面面都会发力来对付他。

  可是幕后黑手真把他给干掉的话,那么将会扶持什么人上位呢?

  除了崇祯那个二傻子之外。

  最有可能的当然就是他的那些兄弟了。

  崇祯还是生了不少儿子的。

  除了朱慈烺这个长子之外,次子早已夭折。

  朱慈烺仔细想了一下他的那些好弟弟。

  三弟朱慈炯生于崇祯五年(1632 年),在崇祯十六年(1643 年)封为定王。

  这就是后来的反清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朱三太子了。

  朱慈炯目前已经 12 岁,很有可能会成为有心人扶持的目标。

  往下就是 4 弟朱慈炤,同样生于崇祯五年(1632 年),在崇祯十五年(1642 年)三月封为永王。

  这家伙封王的时间竟然更早一些。

  看来其中也有猫腻啊!

  并且这个家伙是跟“朱三太子”同一年生的,年纪也都差不多,他也很有可能成为有心人的目标。

  五弟朱慈焕生于崇祯九年(1636 年),历史上满清修史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其虚岁五岁时病死。

  实际上他隐姓埋名逃亡了一生,最后在山东汶上县被捕,被康熙帝凌迟处死,全家无一幸免。

  这就是反清人士口中的“朱五太子”了。

  另外还有 6 弟朱慈灿和一个七弟,不过这两人也都早就夭折了。

  目前就只剩下了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还有才 8 岁的朱慈焕。

  之前朱慈烺忽略了这几个弟弟。

  现在看来要高度重视起来才行了,因为这些骄傲很有可能成为敌人的突破口。

  这是他疏忽了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最新章节,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