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李纲拿出了崇德王的札子,让赵桓亲自批复。<r/>

  <r/>

  赵桓打开崇德王的札子,笑着说道“这汉字写的倒是周正。”<r/>

  <r/>

  “在倭国,学习汉字是一项比较风雅之事,而且多为勋贵所把持,百姓少有机会涉猎。年号也多取用诗经。”李纲乐呵呵的说道。<r/>

  <r/>

  赵桓想了想在札子上写道“汝思屁饱腹?”<r/>

  <r/>

  “这样是不是不太文雅?”赵桓写完之后,略微有些后悔,但是在札子里,崇德王一直反复强调,只要三千精兵就可以帮他复位。<r/>

  <r/>

  这不是在想屁吃,是在作甚?<r/>

  <r/>

  李纲伸着脑袋看了看,摇头说道“不入起居注不归正史。”<r/>

  <r/>

  赵英立刻会意,嘱咐左史,右史不乱乱说。<r/>

  <r/>

  赵桓之所以如此不文雅的拒绝倭国的崇德王,完全是因为倭国最近一直在惹赵桓生气,以为孤悬海外,就能躲得过大宋兵锋?<r/>

  <r/>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赵桓以己度人。<r/>

  <r/>

  作为一个皇帝,在大义上占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面对政变,崇德王的表现可以用废物来形容。<r/>

  <r/>

  当初赵楷兵变,赵桓初来乍到,连赵英都不怎么认识的情况下,照样全面胜利。<r/>

  <r/>

  崇德王并非没有沈从那样的人物,平清盛就是一名悍将。<r/>

  <r/>

  大皇帝系统可是介绍过平清盛的能力。<r/>

  <r/>

  平清盛是倭国权力中心,由天皇转向武士的开启者,同样是一个狠辣的独裁者。<r/>

  <r/>

  平清盛活的时候,平氏家族繁荣,多数基于此人个人非凡的能力,但是此人一死,整个平氏王朝瞬间崩塌,盛极一时的平氏家族即可敲响了丧钟。<r/>

  <r/>

  这样一个狠辣的人物,要是用好了,别说一个飞鸟上皇,就是他们源氏一家子加起来,都不是此人的对手。<r/>

  <r/>

  所以,赵桓才不会给这样一个蠢货三千大宋精兵,他的失败,并不是失败在没有军卒支持之上,而是他个人能力上,太过优柔寡断了些。<r/>

  <r/>

  赵桓行至文德殿,终于看到了辛苦操劳了多半年的李清照,李清照行了个礼,笑着说道“官家经年未见,又俊朗了几分。”<r/>

  <r/>

  “李宫正辛苦。”赵桓笑着让李清照起来,李清照这多半年的操劳,饱受非议,赵桓也准备等江南水患平定之后,就把李清照从商部的事情里摘出来。<r/>

  <r/>

  省的那些大宋朝臣们,一天到晚的阴阳怪气。<r/>

  <r/>

  赵桓和朝臣们商议着大宋水患的治理。<r/>

  <r/>

  赵桓也放了心,自己不在的时候,大宋这架机器,也没有停止运转,各地救灾的善民和载满粮食的船只、车驾已经在燕汴驰道和津口海线上驰骋起来。<r/>

  <r/>

  “外面下雨了?”赵桓忽然问道。<r/>

  <r/>

  赵英一愣,一阵风的跑了出去又跑了回来,说道“官家料事如神,外面果然下雨了。”<r/>

  <r/>

  “屁的料事如神!这雨水都滴到朕的御案上了!”赵桓指着已经被打湿的御案不可思议的说道。<r/>

  <r/>

  “官家久不在京中,这宫室一直未曾打理。”李清照略微有些无奈的说道。<r/>

  <r/>

  修缮宫殿,需要国帑或者内帑出钱。<r/>

  <r/>

  大宋皇帝打仗要钱、修建驰道要钱、津口船坞造船也要钱,李清照和李纲说了几次汴京宫殿需要修缮之事,都被户部侍郎郑望之以官家不在京中,待到国帑宽裕再言给推脱掉了。<r/>

  <r/>

  没成想,官家这回京的第一次朝政,居然漏雨了。<r/>

  <r/>

  这也不是大宋朝第一次文德殿漏雨了。<r/>

  <r/>

  赵桓颇为无奈,大宋皇帝,过得委屈。<r/>

  <r/>

  大宋的皇宫是整个封建王朝中,占地面积最小,装修最为简陋的皇宫,宫室数量也比较少。<r/>

  <r/>

  赵桓的西华门外,就是尚膳楼大大的酒字招牌,赵桓在延福宫就能直接看到尚膳楼的那个巨大的牌坊。<r/>

  <r/>

  站在文华楼上,更是能把整个汴京皇宫一眼看到头。<r/>

  <r/>

  当初赵祯,也就是宋仁宗时期,国泰民安,国帑充足的时候,赵祯就跟臣子们商量着扩建一下皇宫之事,最后不了了之。<r/>

  <r/>

  而赵祯想要修缮宫殿的原因,其实就是以为文德殿漏雨,打湿了他的札子,让他无法批复。<r/>

  <r/>

  赵桓看着面前的札子,再看看户部侍郎郑望之,问道“郑少卿你怎么看?”<r/>

  <r/>

  郑望之赶忙出列俯首说道“官家,臣听闻官家从沈州回京,就着手差人打扫宫室,修缮宫殿,涂漆挂灯,派人前来修缮文德殿时,被亲从官以机密为由给拦住了。”<r/>

  <r/>

  “程褚。”赵桓看着站在最末尾的程褚大声的问道。<r/>

  <r/>

  程褚一脸难色的左右环视了一圈,最后说道“官家,正如郑少卿所言,官家曾言文德殿之机要,未有官家诏敕,不可擅自靠近。”<r/>

  <r/>

  赵桓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自己这第一天回朝,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最后程褚背锅。<r/>

  <r/>

  这群朝臣开始了。<r/>

  <r/>

  程褚是一个心思极为周密的人,当初沈从还是上一指挥使的时候,沈从去抓捕大间隙邓圭的时候,就被金人的细作以李纲的性命为威胁,意图搅乱局面。<r/>

  <r/>

  而解决那次危急的正式心思周密的程褚,一马当先,悄无声息的上到房顶,一箭要了那细作的性命。<r/>

  <r/>

  赵桓对这件事记忆十分深刻,所以,此时程褚所说的话,他一万个不信。<r/>

  <r/>

  哪怕是郑望之真的派了人来文德殿修宫殿,被程褚阻拦,他相信程褚也会爬上房顶,亲自把这宫殿修缮好。<r/>

  <r/>

  而程褚的这个回答,让赵桓极度不满。<r/>

  <r/>

  “官家,要不要挪挪地方,这都漏雨了。”赵英试着劝说着歪着身子靠在撵座上的官家,这漏雨的地方,札子堆在那,还怎么处理朝政?<r/>

  <r/>

  “不忙。”赵桓伸手止住了赵英想搬桌子的动作,玩味的说道“朕是皇帝,挪挪位置去做太上皇吗?”<r/>

  <r/>

  “官家恕罪,老臣失言。”赵英稍微一琢磨,吓得就是一个马趴,赶忙跪在地上请罪。<r/>

  <r/>

  赵桓让赵英起来,他这番阴阳怪气,自然不是针对赵英说的。<r/>

  <r/>

  他巡视了一圈朝臣们,自己多半年没在京城,胆肥了不少。<r/>

  <r/>

  赵桓就这样待在滴着雨的御案上,完成了自己回京的第一次朝议,整个过程因为这雨水滴落的声音,凝重了数分。<r/>

  <r/>

  “退朝!”赵英大声的喊着,朝臣们三三两两散去。<r/>

  <r/>

  而赵桓看着程褚,这个心思甚是周密之人,别人退朝之后,独自留在了文德殿内。<r/>

  <r/>

  “程指挥,这雨落得准呀,正好落在御案上,你说巧不巧?”赵桓一脸玩味的说道。<r/>

  <r/>

  整个文德殿其他位置不漏雨,恰好漏雨漏在了自己的面前,实在是太巧了。<r/>

  <r/>

  “官家,这文德殿是臣派了亲从官盯着修的,当时只注意保护机要,未曾想到他们在这上面动手。”程褚也是一脸无奈的说道。<r/>

  <r/>

  “你为何在殿上说你阻止了他们不让他们修缮宫殿呢?”赵桓盯着程褚问道。<r/>

  <r/>

  <r/>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北宋当明君,回到北宋当明君最新章节,回到北宋当明君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