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过去,又是新的一年。

  距离秦楚两国交战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时间。

  当初在武关和秦军交战过的将领和将士们都在等楚王发给他们奖赏。

  可等来等去,众人只等到楚王宫新进了一批木材的消息。虽然宫里人没有透露进木材是做什么,但所有人都猜得出来,楚王是准备修建宫殿了。

  这自然是引起了众多将士们的不满。

  一众人找到屈原对他道:

  “上大夫!前面将士苦战秦军,大王为何还不发奖赏?”

  “我等将领俸禄丰厚,尚且可以不在乎!可是一众将士呢?他们军饷本就微薄,就等着大王犒赏糊口呢!”

  “大人!我等求你去宫中问问大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

  将领们说着纷纷向屈原跪了下来。

  这件事情早先屈原找过楚王一次,可他只看到了郑袖。

  且通过郑袖的言语,屈原判断的出来,楚王大概率是不准备给将士们犒赏了。

  过于这点,屈原思索再三后,还是决定先不告诉众人。

  因为一来这会使群臣对楚王心生不满,君臣之间生出间隙,对稳定国家没有一点益处。

  二来,他和楚王从小长大,也算为他留个面子。

  面对众人的请求,他郑重答应下来道:“各位所求之事,我一定尽力!”

  随后他换了官服就向宫中走去。

  和上次一样,他并没有直接见到楚王,来见他的只有郑袖。

  郑袖见屈原来此,表面上虽然客气了一番,可随后给他道:“上大夫!大王在宫中思虑要事,还请上大大夫回吧!”

  这不过都是他的说辞,实际上屈原明白,现在楚国境地之内再无战事,楚王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去思虑呢?

  所谓的思虑要事,不如说其实是不想见他。

  但这次他受诸位将领嘱托怎么能就这样回去?他又给诸将如何交代?

  于是他只得态度强硬对郑袖道:“还是劳烦大人让出一条路出来!否则别怪我无礼了!”

  郑袖见他面容变化,冷笑一声道:“大人说此话是要准备强闯吗?有什么事情还是告诉我吧!我会代为转告大王!毕竟大家都是同僚,这点忙我还是会帮的!”

  可屈原清楚,郑袖这些话不过都是客套话,他是决计不会把他啊的话转告给楚王的。

  于是他高声道:“那郑大人!我今日得罪了!”

  话罢,他一把把郑袖给推搡过去。

  二人虽然都不曾习武过,但是屈原怎么说也在边界常年做农活,手上多少有些力气,一把就把郑袖给推出去几步之外。

  然后屈原便大步流星向楚王寝宫走去。

  寝宫之中,楚王一手提着鸟笼,一手搂着妃子时不时对着远处开的正好的花指指点点。

  这种样子,怎么可能是在思虑大事?

  屈原看到后,略微生气道:“我闻大王在寝宫之中思虑国家大事,可是怎么都没想到大王竟然是以这个样子去思虑国事?大王若是日日如此,我楚国何时崛起?”

  楚王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在思虑国事,可当自己耽于享乐的模样被屈原看见,他一时还是有些尴尬的。

  正想解释,可想了好几个借口似乎都不太成立,索性他脸色一板道:“孤王确实是在思虑国家大事!你来此又何事禀告?”

  屈原则摇头道:“大王这话对着三岁孩子说就算了!可是对着我说此话,是拿我当孩子吗?”

  这个时候,楚王的倔脾气就上来了,他本想着说上一句,屈原就不会再和他说此事了,没想到对方反而斤斤计较起来了。

  于是他冷笑一声道:“那你是大王……还是我是大王?”

  屈原不明白他说此话是什么意思,但先回道:“自然您是大王!”

  楚王闻言又道:“那好!既然我是大王!那么孤王说我在思虑大事那就是在思虑大事!这事情还有什么好异议的?”

  这番孩子气一样不讲理的话倒让屈原不知该说什么好。

  后者思虑一番后道:“如果大王大王按照这个逻辑问……那么请问大王,天下是您一人的天下,还是全天下人的天下?”

  楚王几乎下意识就要回答“这自然是孤王一人的天下”,可忽而又似意识到哪里不对劲一样,于是他道:“这……自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大王怎么能一人耽于享乐,而置天下人不顾?”

  这番话辩对楚王哑口无言,好半天时间说不出一句话。

  “哎呦!屈原上大夫这是要杀我吗?大王……好好看看我的脸……”

  可这个时候,郑袖却带着哭腔走了上来。

  见他面部微肿……且有擦伤,样子略有狼狈。

  楚王开口问他道:“爱卿何故如此狼狈?”

  郑袖则抹着泪道:“大王……这还不是屈原上大夫要见你,一把把我给推开跌倒摔的!我可真惨啊!”

  他明明大小也算是个有脸面对人物,可这种姿态和市井的小人倒是没有什么区别,让屈原看着十分生气!

  后者骂道:“郑大人也算有脸面对人物,这种姿态还算有脸面吗?”

  郑袖则道:“脸面不脸面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被多人给打了!”

  本是一件小事,楚王则趁机借题发挥道:“屈原上大夫,你看你来见孤王就来见孤王嘛……为何还要无辜打郑大人呢?也或者你们私下有矛盾?要是有矛盾你们该私下解决大王这里做什么?”

  话罢,他向郑袖给了一个颜色。

  郑袖立马明白这是楚王要他解围。

  郑袖道:“大王说的是!我们的确有些矛盾!屈原上大夫!我们还是私下去把这件事情说明了!”

  屈原见他二人一唱一和,只好冷哼一声走了出去。

  楚王则是对着郑袖和颜悦色道:“多谢爱卿解围啊!”

  ……

  屈原失魂落魄的出去了,一是没有向诸位将领要到奖赏惭愧,二是楚王这些人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他完全在他身上找不到昔年一点贤明的样子……

  现在的楚王既耽于享乐,也听不得别人对他说半点不是。

  楚王宫外,一众将领没有离开,一直等到他出来。

  其中一人对他道:“大人……大王如何说得?”

  “这……”屈原为难了。

  他不知道是个编个说法暂且宽慰众人,还是直接告诉他们真相。

  可最终他一个字都没有讲出。

  众人似乎知道了结果。

  而长时间的压抑终于使得这些将领的心绪发生了变化,其一人道:“我等在边关抛头颅洒热血!大王连点犒劳都犒劳不起吗?这个官我不做了!”

  话罢,这人脱下盔甲当场离去。

  接着有更多的人依照前面那人的做法,扔下盔甲去了。

  到最后只有寥寥几人留下。

  对于这剩下的几人,屈原也无颜和他们言语,只得行一礼后转身离去。

  可走了几步之后,他身后又响起了一道声音:

  “你在这里待了也有一年多了……不打算回去?”

  他回头看去,看那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面容俊朗略带微笑,正是姜子牙。

  “姜先生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屈原不解。

  “怎么……不欢迎。”

  “本来这里才是我的家,可现在忽而觉得我家不在这里,而在远方!算起来,姜先生也算是我的同乡了,他乡遇故人,自然高兴!”

  屈原一边说着,一边把姜子牙请进他在王都的官邸。

  回到官邸之后,姜子牙注意到,他马上就脱下官服,换上了一件极为朴素的衣服。

  这件衣服是他当初时穿的那件。

  这样的他,一点都不像是个王都的贵公子,最多算是个有点俊的农家青年。

  察觉到姜子牙异样的表情,他解释道:“那身官袍穿的实在没意思,还是这朴素的衣服穿着有就家的感觉。”

  说到家,他似乎到现在才想起来自己远方的妻子……

  于是他问姜子牙道:“还问先生我妻如何了?她生的是个儿子还是女儿?”

  姜子牙回道:“她很好,生的是个女儿!我为她取名望湘。”

  望湘……这名字代指汨罗江,有思想之意。

  想到这里,屈原向姜子牙感谢道:“好名字!多谢先生了!”

  姜子牙摆手示意无所谓。

  念及姜子牙远道而来,随后屈原命人给他摆了一桌子菜。

  姜子牙则是随手一番,拿出汨罗江带来的米酒。

  米酒粗糟,自然比不得王都的好酒,但二人却喝的畅快淋漓,似乎上这也是屈原自王都以来最畅快的一次。

  酒足饭饱后,二人又聊了许多,聊着聊着,屈原说到了现今的国事上,说到了楚王的自甘堕落不长进。

  二人由天亮说到天黑,再由天黑说到了快天亮。

  整个过程姜子牙就只是听着。

  似乎到这时屈原才发现一整个晚上都是自己在讲,于是他向姜子牙虚心道:“姜先生……你是有大才之人,我所忧虑的事情,你可有办法?”

  姜子牙一边不顾形象将一只鸡腿吃下,一边道:“说了一大堆,你总是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问题其实在于楚王?”

  这个时代的人,总是有着思想局限性,身为臣子,若天下有不平的事情,明知是君主的错,他们也会揽到自己身上。

  然后一个人背下所有,还幻想着君主会改正……

  可这样的做法,无疑又是在告诉君主你一点错都没有,那他又如何改正?

  所以问题的方向一开始就搞错了。

  可偏偏这个时代的人就有着他们的风骨,这种风骨足以让后人敬仰,屈原道:“先生所言……我当然知道。只是……是去迁就君主拦下所有也好,还是别的什么办法也好……只要这天下可以安定,百姓不再流离失所,怎样我都无所谓。”

  有些时候,不是他们被时代所局限,而是在臣子的位置,为了黎民百姓,他可愿意去被局限。

  听到他这样解释,姜子牙只好叹气道:“其实……我觉得只要天下百姓安定,是去侍奉谁都一样,我觉得秦王就很不错,你要不是去试试?”

  “姜先生是认真的?”屈原听到姜子牙的言语,哑然失笑。

  其实换作以前,要是有人给他这么说,他一定把那人说个狗血淋头,可他知姜子牙性情,便只觉对方大抵是和他玩笑。

  可见姜子牙面色不改,又似乎他不像是在说笑话的模样。

  屈原又道:“先生认真的?”

  姜子牙回道:“你要的结果只是要楚国百姓不再流离失所,那么谁做君主有区别吗?”

  屈原陷入了沉默,这是以前他从未去想的一个方向。

  过去的礼教束缚着他,让他觉得投奔别的君主求天下太平,是卖主求荣的行为。

  可……只要楚国百姓安定……这未尝不可呢?

  他陷入了沉思,外面则有人来唤他:“大人,该去上朝了。”

  屈原却突然叹气道:“我有些累了。”

  他忽然觉得“天下百姓”这个包袱有些累了,这种累来自于他对楚王的失望。

  于是他对着姜子牙道:“先生……我此去朝中辞官,这就同你回汨罗江旁去。”

  “真的想清楚了?”

  “我想的很明白。”

  “我的话你只做参考就好,不是一定就要让你去辞官,然后转投秦王。怎样抉择……在于你。”

  “转投秦王?先生说笑了。”

  “打个比方而已,我走了。”

  屈原再抬头时,姜子牙已经走了出去,且很快不见了身影。

  他走了,但屈原还是准备抱着“辞官”的心思进宫。

  直到他走到王宫前时,忽而发现昨日走的那些将领又回来了。

  众人中一人道:“大人!我们本来是想要走的,可知道昨日你在宫中为我们的事打伤郑袖后,我等觉得一走了之实在汗颜,便回来了!”

  回来的不止他们,还有之前的老将军,闻言屈原在宫里的事情,他此次前来是准备和他一起去进宫见楚王讨说法的。

  在他身后,还有王城中诸多战死边关人的家属……

  这一刻,屈原觉得他似乎无法这么简单一走了之。

  不为眼前这些为他而来的人,也为心中的天下百姓。

  或者说他始终放不下天下百姓。

  远处,姜子牙头戴斗笠沐浴在晨光看着他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封神:姜师叔又作妖了,封神:姜师叔又作妖了最新章节,封神:姜师叔又作妖了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