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捉刀人 第六章 育人劝学

小说:东江捉刀人 作者:秋成九达 更新时间:2025-01-15 07:10:33 源网站:无限小说网
  已经连续下了几天雨。

  南方的秋天与北方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这群山环绕的山区县城。北方一般这个时候已经是江河水位下降,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干旱至断流。而南方依然会时不时下几场雨。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雨后的县城明显到冷了许多。

  巫育人此时正手捧着一杯热茶站在办公室的窗户旁,眺望着远处的雨后群山。虽已入秋,只不过群山依然是翠绿如春,秋风染不黄南方群山,反倒让群山更加的翠绿欲滴。

  看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一袭青衫布衣的巫育人不禁感叹:“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是学子都如这翠绿的树木一样遍布群山,何愁这江山会沦陷于异族之手啊!”

  带着满怀感叹,巫育人转过身,走到案台边,把手上的茶杯放了下去,然后推了推鼻梁上那副厚重的眼镜。

  “咳咳……”一阵凉风从那扇敞开的窗户吹进,巫育人不禁猛烈的咳嗽起来,“哎,这多年的老毛病怕是好不了了。”他一边咳嗽一边用手轻拍着胸脯,这会令他感觉得好一些。

  “今天晨旭又没来学堂吗?”巫育人转身对正在一旁低头批阅课件的余正红。

  余正红抬起头,看了一眼眼前这弱不禁风的老同事,点了点头。

  “多好的苗子,辍学了岂不可惜?”巫育人自言自语道。

  巫育人抬头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对联陷入沉思。

  只见左联书耕读传家久,右联书诗书继世长,横批是劝学二字,对联不见有落款,但见这几个字写得遒劲有力,应该也是出于名家之手。

  沉思片刻,巫育人再问:“今秋入学的学子多不多?”

  余正红摇了摇头。

  晨旭是姜县学堂初等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姓郑,原来叫郑二蛋,家住在一个叫大氹村的地方。郑二蛋出生没多久后父母便死于一次匪患,后由奶奶一人独力抚养着。

  郑奶奶平时靠给镇上的富贵人家洗洗衣服或者打点零工挣点家用勉强度日。

  一日,巫育人外出访友,路过大氹村,碰巧看见村口坐着一个乖巧机灵的小男孩,心生怜爱,于是便去村里了解小男孩的情况。

  进了大氹村,看到这小男孩居住的条件着实是不堪入目,原本的五间过的泥瓦房已经倒塌了四间,仅存一间在残垣断壁中摇摇欲坠。不过那时候的农村大部分都是这情况,兵戈不断,匪患不绝,百姓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能有一片瓦遮头已属不易,遑论青砖绿瓦大红墙了。

  见到这孤儿独老生活得如此艰难,饱读圣贤书的巫育人不禁眼眶湿润,一触及心酸事,巫育人又不断的咳嗽起来。

  巫育人领着郑二蛋找到大氹村的宗族族长,跟他言明希望让郑二蛋去县里学堂学知识。

  族长见巫育人诚意拳拳,也就允诺了。

  郑二蛋听到自己能去县城学堂学知识,不禁欢欣雀跃得手舞足蹈,一边拍手一边喊叫:“我去书房了,我去书房了……”

  见郑二蛋如此开心,巫育人心中也是无限宽慰。不过想到他要是去县城读书还叫郑二蛋的话,实在是有辱斯文,索性给他重新起了个名字。

  看着这个虽然骨瘦如柴却聪明机灵充满活力的小男孩,巫育人想了想,就给他起了个新名字——郑晨旭,希望这孩子如这早晨的太阳一样充满了活力,未来的日子一片光明。

  巫育人征得了族长同意后,便带着郑晨旭去户房办理了改名手续,并带着他进了姜县学堂学知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东江捉刀人,东江捉刀人最新章节,东江捉刀人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