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酒楼 第527章 晋阳城的宁静

小说:大唐之最强酒楼 作者:扑街的青菜 更新时间:2025-01-13 06:29:21 源网站:无限小说网
  外面风云变幻,无穷的雷霆大势似有搅乱天地的概况,晋阳城内自然都能清晰的感受到。

  不过相较于外面,晋阳城内,这个作为事发地,却是比很多人想的要远远平静得多。

  百姓安居乐业,世家子该斗狗的还是斗狗,溜鸡的仍是溜鸡,大街上一副繁荣昌盛的盛况。

  即使是科考失利的读书人,也是在刻苦的继续躬耕于书牍,不过这次读的,却不再仅限于儒家的四书五经了。

  还有道家的《道德经》,墨家的《墨子》,以及名家,阴阳家和纵横家的各类鸿篇巨着。

  新科举的考试规则已经出来了,以百家为名,墨家的入工部,纵横家,名家的入鸿胪寺。

  兵家,儒家等的,自然不用说,是入兵部和礼部。

  像道家,阴阳家等,带着部分天地玄奇,人道至理的,又以茶博士之称,为朝廷效力。

  学子可以专门躬耕于自己擅长的一道,然后再参加相应的考试,有通过者,和之前的科举一样,都是予以功名加身,享受各项的待遇。

  当然,考过了墨家的,按照常理,以后沿着步子,一步步进入工部,若是突然想要去其它六部,或者三公九卿下面的属官下任职,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那个时候,又是看任命,看上面的大佬有没有发现你这个才能。

  可以说,这次新科举,算是朝廷把天下凡是有才之人,无一例外的都有匡罗进去了。

  大唐的科举盛世,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开启!

  不过即使是科举盛世,但读书人科举失意,按道理该伤心的还是会伤心,该愤怒的还是会愤怒,因此牵连到一力提倡科举改革的杨轩,也是正常的。

  之所以为何会一片风平浪静呢?自然是有着人在后面发力。

  三天前,王家的丧礼彻底结束,前往长安科考的学子,也陆陆续续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作为最后一次儒家科举的盛世,又是举人考进士,是真正的考官身,考题自然不免偏难。

  算是为儒家的盛世来上一次圆满的终结,儒家养士,毕竟也是有一番功劳的。

  并且对于这最后一次对得起自己十年寒窗的机会,无数学子自然也都是奋力拼搏,想要搭上最后一趟的末班车。

  但很可惜,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考题太难,就得刷掉几乎一半有水分的。

  其次,原本或许是能合格的,但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有了雀仙楼的智慧汤圆。

  长安城内外,以整个天下来看,尤其是京兆地界吃过智慧汤圆的比例占据主体。

  偶有零星吃的,大多也都是从外地来赶考,在路上碰到了武瞾,被好生忽悠了一顿,才遇上这一番机缘的。

  以前是十拿九稳,这次面对一群竞争对手像开了挂般的大脑,又如何能敌得过?

  所以在整个晋阳城,包含整个太原郡,由举人考进士的,共三十五人,有三十四人落榜。

  最后一人,也是在随后的殿试中,排到了最后一名。

  做到了真正的孙山。

  这样的结果,如何不让太原的举子气愤,智慧汤圆之事,在长安城稍微一打听,便能知个一清二楚。

  所以在回来的路上,几十人都是积攒了无穷的怨气,就想着好好声讨一下杨轩。

  好好的侯爷不做去卖菜,卖的还是智慧汤圆,卖智慧汤圆也就算了,还不通知我们一声?

  这不是坑我们吗?

  再加上一路上世家子的闹腾,读书人的痛斥,太原的学子心中对于杨轩也渐渐定了型,没有一个好的印象。

  不是那些人口中说的妖人,也是使着一些歪门邪道,给人作弊的小人,害得他们连孙山都没做到。

  但一大批的读书人刚进了晋阳城后,就有着太原王家的少年英才王勃邀请。

  当即让众人受宠若惊。

  即使是那名挂在最后一名的孙山也是激动不已,心情澎湃,连跟着一起去声讨杨轩的想法也暂时搁置了,一起前去赴宴。

  宴会的场所,是晋阳城内最大的酒楼,千秋楼,菜好,人美,活也不差。

  那些读书人哪见过这样的大场面?

  一进到千秋楼腿就开始打抖,一杯酒下去,连自己姓什么都忘的差不多了。

  心中哪还能藏什么怨气?

  随后只见他们太原的骄傲,在整个天下都排得上名号的少年英才骆宾王声情并茂的给众人讲演,并且十句话有八句话是安慰,剩下的两句话。

  便是诸君恰逢盛世,当知耻而后勇,奋力耕读,一举赢得科榜头名。

  这话,听的他们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啊。

  原本想着这次科考失利,回去会挨骂的众人,也是瞬间提起了勇气和信心。

  大丈夫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再来一次的信心,而他们一个个都是风华正茂,再考一场,一举夺得头名那又何妨?

  那时自是衣锦还乡,风光无限。

  其次,便只听这位少年英才,又是贵公子言:但以前科榜只有一张,头名只有一个,现在有雀仙侯力挺百家科举,诸君又都是身怀屠龙技,岂甘愿窝在儒家这一小片的天地中你争我抢那一小小的荣誉?

  接下来的话,又是适时指点出科举百家,显学隐学,按个人才能,天赋喜好,自主选择,岂不是更好?

  而这一切归功于谁?

  自然归功于雀仙侯,提出百家科举,归功于朝廷,大举支持,为民谋福,也归功于当今天子,圣明好贤。

  说到这,众人也三杯酒下肚了,前方领头人热情演说,旁边美女轻抚倒酒。

  自然是一个个的都大声应是,明天就归乡苦读,今夜就去感谢雀仙侯。

  哪里还有一丝半点的怨言?

  至于太原下面的其它小世家豪族,王家在上面镇压着不表态,还一副支持的模样,谁又敢第一个带头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之最强酒楼最新章节,大唐之最强酒楼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