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到了。”

  马车停止,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

  豫章公主秀面残留几分绯红,粉拳捶打着赵牧:“坏人,都怪你,都怪你。”

  “怪我咯。”

  赵牧坏笑着说,搀扶着豫章公主下车,帮她披上狐裘,遮掩着彤红的面庞,十指相扣向前走去。

  此间房玄龄已经下车,即被眼前景象震撼。

  早听闻赵牧修建作坊,在他的认知内寻常作坊仅几人,最多十几人,然而,望着眼前延绵不绝的建筑群,若非风格豪迈简单,他差点以为赵牧私下修建皇宫呢。

  目不斜视的望着眼前建筑,好奇询问:“贤侄,这是作坊?”

  “是啊,这作坊太大了。”豫章公主附和,掩饰自己的羞涩。

  不过,怎么看都不像作坊,更像修建村庄。

  赵牧目标远大。

  既然劳师动众修建,自然没打算小打小闹。

  这处作坊修建成功,必将是长安,乃至大唐最主要的酒坊与盐坊。

  到时候,杜康酒,贞观盐,不管销售到大唐各郡县,还将远销大唐以外。

  “已经特意压缩了。”赵牧说:“若大作坊能长久推广,将来要修建更大作坊呢。”

  “是吗,去里面瞧瞧。”房玄龄催促,他很好奇作坊内部的情况。

  率先迈步朝着干活的长工走去。

  一走进施工现场,房玄龄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地面不见砌墙的土砖,却布满横七竖八铁管与奇形怪状铁制品。

  不少长工扛着铁管子搭架,甚至已经支起的架子上,有不少长工在忙碌。

  “贤侄,这是?”

  “脚手架。”

  房玄龄闻所未闻,却已经见怪不怪了,赵牧总能搞出新花样,不过瞧着眼前的架势,必将耗费大量铁矿,即使长安所有火炉夜以继日锻造,也很难完成,除非...

  “贤侄,你借助工部的火炉炼钢?”

  “我怎么会去工部呢。”身兼数职,已经够麻烦了,他怎敢与工部扯上关系,万一李世民发疯让他兼任工部侍郎,这事儿就闹大了。

  “那这些铁管怎么来的?”房玄龄追问。

  “改日,改日,小侄带伯父瞧瞧。”赵牧说。

  唐代炼钢法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灌钢法成为主流后,唯独不能大范围推广。

  这难不倒赵牧。

  他私下叮咛云裳购买窑厂进行改造,修建不少火炉,稍稍改进技术,依靠转炉炼钢法,使得生产速度快,产量大,单炉产量高,目前不光向作坊提供钢管,也向城内修建的四坊提供铁管。

  若非害怕李世民加官进爵,他早推广了。

  目前,房玄龄察觉端倪,恐怕也保守不住秘密了。

  “好好好,改日老夫一定去瞧瞧。”房玄龄道,望了眼豫章公主,低声向赵牧道:“贤侄,老夫有一幼女,与你年龄相当,若不....”

  “呃.”

  “伯父,你怎么也学陛下呢,能不能好好相处了。”赵牧连声拒绝,生怕房玄龄疯狂,连忙向豫章公主求救。

  此时,豫章公主面色已经恢复如初,闻声表情错愕。

  好端端,怎么提到嫁娶了。

  不禁白了眼赵牧,好似赵牧整日在外拈花惹草似得。

  “房相,改日,改日,玉漱把房姐姐引荐给太子哥哥。”

  房玄龄老脸一红,满是尴尬。

  陛下禁止百官给赵牧说亲,豫章公主也参合进来,他老房家是没机会了。

  至于太子,再说吧。

  “是老夫唐突了。”房玄龄窘迫的说。

  闻声,赵牧暗松口气。

  原来豫章公主叫李玉漱啊,幸好随自己前来,不然,依照朝廷百官的疯狂程度,房玄龄很有可能让他把生米煮成熟饭,直接将皇帝一军。

  为缓解尴尬,赵牧提议:“伯父,去已经修建好的作坊瞧瞧。”

  “好!”

  一行人走进退伍老兵把守的作坊内,赵牧边走边介绍。

  房玄龄听着有点懵。

  作坊里面不大,却分类齐全,依照赵牧所言好像是什么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生产能力,也能更好的保密。

  空旷的场地内,堆满洁白如雪的食盐,数十名妇女正在打包,外面已经有等候的马车。

  首度亲眼全过程目睹制盐过程,房玄龄惊呼道:“看起来挺简单。”

  “的确不难。”

  听赵牧说不难,房玄龄老脸越发尴尬,这么简单的过程,为何前人没有想到呢。

  他被称作房谋,也始终未曾考虑过。

  不过,依照目前的制盐速度。

  年关前,不光长安百姓能吃到贞观盐,附近道县的百姓也能吃到贞观盐了。

  这赵牧,狠赚一笔钱啊!

  赵牧留意到房玄龄尴尬的表情,安慰道:“伯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伯父别小瞧了长工,匠人,也许他们不能识文断字,不能吟诗作赋,更不能行军打仗,然而,他们才是促进生产的力量,以往很多被文人视作奇巧淫技的技术,其实能带来丰厚的收益。”

  房玄龄感慨万分,听赵牧所言,胜读十年书啊。

  溜达中,徐升领着好几人,提着各类野味回来。

  旁边,已经有长工支起大锅烧水,瞧见赵牧,房玄龄的身影,徐升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走上前来行礼道:“见过公子,老爷,公主。”

  房玄龄微微颔首,瞟了眼地面的野味询问:“怎么回事,缺粮?”

  不应该啊。

  赵牧富可敌国,听说长工伙食不错,前来山庄前还在长安支起大锅发肉发汤呢,不应该克扣长工的工钱啊。

  作为房家以前的老管家,徐升深知房玄龄的脾气,急忙说:“老爷,作坊不缺粮,而是伙食太好,很多长工,匠人也常常舍不得吃午饭,悄悄把食物留起来,傍晚带回家熬成汤,与家里人分食,或者留给孩子。

  昨日大雪,今日坚持干活的长工,又冷又饿,所以老奴才出此下策。”

  这个...

  房玄龄深知夏季旱情严重,关中百姓缺粮,却没料到天子脚下,情况这么严重。

  赵牧也面色惊讶。

  早听说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句子,却不曾想寻常人活的这么艰难,一家人竟然靠一顿饭求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最新章节,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