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唐第一才子之名,在长安几乎人所共知!

  又怎会比不过区区一个房念雪?!

  而他的武艺长安臣民更是有目共睹。

  先是用一双肉拳在麒麟会馆大杀四方。

  后又在城西擂台救下了杜嫣然,并且锤死了突厥第一勇士。

  这些事情早已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

  可这位平时不太谦虚的广阳公,居然说比不过房念雪和杜嫣然?!

  谁特么相信,谁脑子里有坑。

  不仅李二与一众老油条不信。

  就连长乐和房杜二女也在用一种‘你个唐大浪人坏得很,我信你个鬼’的眼神,瞪着唐寅。

  “呵呵,搞了半天,原来你唐寅也想娶房杜两位侄女!”

  李二上下瞧了唐寅两眼,冷笑道。

  “臣斗胆敢问陛下,何谓文采?”

  唐寅虎躯一挺,凛然问道。

  “文采者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既能吟诗作画出口成章,也精通于算数韬略医卜星象!”

  李二微微一笑,似乎对自己的回答很满意。

  “臣斗胆再问陛下,这些文采真正的用处是什么?”

  唐寅点了点头,再次义正言辞的问道。

  “自然是上报效朝廷,下安黎民百姓!”

  李二满脸疑惑。

  搞不清唐寅究竟是什么意思?

  “臣的问题问完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臣的文采确实比不过念雪!”

  唐寅拱手,一本正经的回道。

  “朕这个暴脾气……”

  “你他娘的问了半天,就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今日你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朕定要阉了你小子!”

  李二猛地瞪圆眼珠,怒气值瞬间满格!

  同时还有种智商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父皇……这可阉不得啊!”

  “陛下……这可阉不得啊!”

  然而唐寅和还没着急。

  长乐和房杜二女却被惊得花容失色。

  众老油条见状,纷纷满是艳羡的看向唐寅。

  无不在心中感叹,这小子真是好福气啊!

  “你们不必多言!”

  李二大手一挥,又对唐寅意味深长问道:“广阳公难道不想为自己辩解些什么吗?”

  “陛下,臣之才华确实比不上念雪!”

  唐大浪人似乎并不害怕做太监,居然还在固执己见。

  “看来……你小子是想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啊!”

  李二目光一凝,视线却扫向了唐寅的作案工具。

  “老公,即使你真想娶二位姐姐,咱也不能对父皇睁着眼说瞎话啊!”

  长乐闻言,顿时急切不已。

  毕竟自家老爹真的要阉未来老公这种事情……光是想想就很恐怖!

  “额……陛下,请容臣细细讲来!”

  “适才陛下说过,文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上报效朝廷,下安黎民百姓!”

  “在这一点上,臣自问比不上念雪的功绩!”

  唐寅忽感蛋疼,只好讪讪一笑道。

  “哦?房侄女竟有这等功绩,朕为何不知道?”

  李二看了看房念雪,有些意外!

  而房念雪同样是一脸懵逼。

  愣是没搞懂自己什么时候做了有功绩之事!

  “陛下,您可知如今长安郊外的七千亩多良田中,能产多少粮食?”

  见到把节奏重新带回来了,唐寅暗自松了一口气。

  “假使按照亩产大丰收的五百斤来计算,顶破天能产三万多石左右吧!”

  李二略微计算一下,随即朗然说道。

  唐朝的一石大致为一百二十斤。

  三万多石也就是三百六十万斤左右。

  嗯,李大土匪的数学果然不是体育老师教的!

  这波计算没毛病。

  “如果再把这个产量再加十倍,陛下认为这可否算得上大功绩?”

  唐寅深深的看了李二一眼,意味深长说道。

  在几个月之前,他就当着李二和满朝群臣的面说过超级粮食的事。

  不过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在吹牛逼。

  所以,几乎没人把此事放在心上。

  甚至连亲力亲为的房念雪,也不知道自家种下的农作物有如此高产。

  尽管唐寅之前说得言辞凿凿。

  但在粮食收割之前,所有农作物的亩产量都是个谜。

  “朕想起来了,数月之前就曾听你说过有超级农作物能亩产七千斤!”

  “难道……你当时并没有胡扯吹牛?”

  李二眼前一亮,当即满脸急切的问道。

  “在陛下面前,臣哪敢胡吹乱扯!”

  “如今已是到秋收季节,陛下可以亲自带人去验证这些农作物的亩产量!”

  唐寅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

  他对系统的超级农作物有信心。

  对房念雪的事必亲躬更有信心。

  否则,当初就不会在太极殿放下诳语!

  “萧爱卿,你速去把户部官吏带到行云岭来!”

  “老臣遵旨!”

  萧禹拱手领命。

  又深深的看了唐寅一眼,而后转身走出唐府。

  “广阳公啊,即便这些农作物真有惊人的产量,也是你的功绩啊!”

  “可你为何要将这些功绩假手让给房侄女呢?”

  李二紧紧凝注着唐寅,神色无比复杂。

  “回陛下,臣只是从西域商人手中购买来这些种子而已,真正忙里忙外的却是念雪!”

  “若是没有她细心照料,否则恐怕这些种子也只是种子而已!”

  说到这里,唐寅又面色肃然的问道:“陛下,如果这些农作物能达到亩产五千斤以上,您认为可否算‘上报效朝廷,下安黎民百姓’的大功绩?”

  “自然算得!”

  李二点了点头。

  这何止是大功绩?!

  就算说千古第一功,也不为过。

  尽管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俨然有了一派盛世的景象。

  可是距离全面消除饥饿,起码还差十万八千里。

  这其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粮食的亩产量不够。

  假使唐寅所言的农作物真能亩产五千斤以上,那真可谓是解决了千古以来最大的难题。

  在华夏的历史上。

  总有一只无形的幽灵在推动着王朝的兴衰更替。

  使得无数朝代始终摆脱不了它的漩涡,最终导致覆灭。

  这只幽灵的名字叫——饥饿!

  当绝大多数人饥饿了,一个朝代就离灭亡不远了。

  百姓们会带着饥饿的愤怒,义无反顾的投入到造反浪潮中,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因为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并不是那么正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最新章节,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