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殿下令,要这封信直接送到房大人的手中。”

  斥候丝毫没敢耽误,直接将信封呈上。

  房玄龄一听,也不敢耽误,连忙将信封接了过来。

  斥候完成了任务,正准备离去,却听到房玄龄忽然开口。

  “你且等一下。”

  房玄龄虽然还没看信。

  但李恪既然会让斥候将这封信亲手交到他的手中。

  就说明李恪还有其他的吩咐。

  说不定还有用到这斥候的时候。

  斥候回到房玄龄面前,等待房玄龄的下一步吩咐。

  很快。

  房玄龄就将信件看完,陷入沉思。

  考虑一番之后,他看向斥候。

  “你去一趟象雄王国国都,传达命令。”

  “让象雄王国军队迎击南诏国内的骠国军队。”

  “可听明白了?”

  如此简单的命令,斥候当然不会有任何传令上的失误。

  斥候点点头,这才领命离开。

  等斥候离开后,苏定方才从一旁走过来,小声问道:

  “发生什么事情了?”

  房玄龄也没有藏私,直接将信件交给苏定方。

  苏定方看完之后。

  和楚风的态度如出一辙。

  “这骠国好大的胆子!”

  如今这象雄王国和南诏国都是大唐的领土,是蜀王的领土。

  这骠国居然敢来打秋风。

  甚至看行军动向,还要朝着南诏国的国都去!

  苏定方不知道李恪的谋划。

  但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些蛮夷小国在大唐的土地上肆虐。

  不过苏定方也还是忍着愤怒继续看了下去。

  等看完密信之后,苏定方的表情才阴转晴。

  “殿下此举,倒是精妙。”

  “只是象雄王国才刚刚向我大唐投诚。”

  “怕是未必愿意老老实实听从我们的吩咐啊。”

  苏定方还是有些担心。

  李恪的谋划自然是好的。

  如今象雄王国刚刚投诚。

  正是要表现忠诚和诚意的时机。

  他列出来的那些赔偿注定是拿不到了。

  正好就借此机会,让象雄王国出力。

  如此驱虎吞狼的操作,不算高明,但这是明谋。

  象雄王国国主没得选择。

  不过让苏定方有些担忧的是,象雄王国如今的实力并不强。

  毕竟象雄王国刚刚和南诏国结束了战事。

  虽然不能说元气大伤。

  但也动了筋骨。

  真要和骠国大战的话。

  还真不一定是鹿死谁手。

  所以。

  苏定方不得不担心。

  象雄王国才刚刚投诚。

  万一因为这件事情,又生出了反叛之心。

  到时候蜀王殿下就要面对象雄王国和骠国的两面夹击。

  虽然说以如今蜀王殿下的实力。

  即使是同时和两国开战,也绝对不会输。

  可苏定方还是忍不住担心。

  不过想到这段时间蜀王殿下的表现。

  似乎完全不需要他担心。

  因为蜀王殿下简直就是诸葛亮在世。

  智谋方面,简直无人能及。

  相信他能看到的弊端。

  蜀王殿下也一定看到了。

  既然蜀王殿下在明知道这样做有风险的情况下。

  依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身为将领。

  他能做的,就只有听从蜀王殿下的吩咐。

  完成蜀王殿下交代的任务。

  苏定方的头脑风暴不过是短短时间内的事情。

  房玄龄看上去就没有丝毫的担心。

  不得不说。

  离开了朝堂之后,他感觉相当轻松。

  只是去象雄王国完成任务即可。

  绝大多数的事情。

  蜀王殿下已经都做好了。

  他也不用跟在蜀王殿下屁股后面劳心劳力。

  蜀王殿下如今的表现。

  确实是让房玄龄刮目相看。

  不单单是蜀王殿下的老练沉稳。

  更重要的是,蜀王殿下没有丝毫因为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

  在蜀王殿下的身上。

  房玄龄看不到丝毫年轻人的轻狂。

  如果将蜀王殿下的成绩放到太子殿下的身上。

  恐怕李承乾现在尾巴都已经翘到天上去了。

  这样一比。

  李恪简直就是太子的最优人选。

  当然。

  房玄龄也不是否认李承乾的能力。

  毕竟李承乾被选为太子。

  从小就一直培养。

  本身的天赋和能力都不弱。

  最起码在同龄人当中。

  李承乾绝对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但这都是在没有李恪的前提下。

  有李恪的比较。

  李承乾的一切都显得相当幼稚和弱小。

  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太子应有的睿智和能力。

  如果是之前。

  哪怕是因为有陇右一派的支持。

  他们因为派系斗争,也最多只是不支持李承乾。

  毕竟从大唐未来的长远利益出发。

  他们肯定要选择一个最有利于大唐朝堂,有利于他们利益的皇帝。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他们并非是坚定的反对李承乾。

  而是制衡长孙无忌一脉,忠诚于陛下的大臣。

  所谓的扶持李恪。

  也是因为现在李恪展现出了对于大唐有利的能力和实力。

  如果李恪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他们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支持李恪。

  更重要的是。

  以李世民展现出的态度来看。

  他对于李恪还是非常看好的。

  他们身为忠诚于李世民的臣子。

  自然会跟随陛下的意见。

  之前他们和李恪还没有太多的接触。

  对于李恪的支持。

  也是出于李恪的成绩和李世民的态度。

  如今房玄龄对于支持李恪,隐隐有一种偏袒的意思。

  就好像长孙无忌对于李承乾的支持一样。

  不同的是。

  长孙无忌支持李承乾是因为李承乾的身份和长孙无忌自己的利益。

  而房玄龄对于李恪的支持。

  则是因为李恪的能力和他们能得到的利益。

  朝堂从来都不平静。

  利益的纠缠和权利的分割永远都是避不开的话题。

  如今朝堂之上。

  长孙无忌为代表的陇右一派势力依然不弱。

  虽然说现在有些失势。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再加上得势之后,他们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

  总体来说。

  局势并没有好转。

  蜀王党如今确实是势大,但蜀王党势大的同时。

  其他的党派也会联合起来,抵制蜀王党。

  毕竟如果日后蜀王登基。

  这朝中老臣,不可能都投诚。

  总有人想要成为别的皇子的扶持老臣,得到更多的利益。

  非要说的话。

  其实如今朝堂之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最新章节,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