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党派都执行改革政策,各地的富商、豪绅士族……他们想闹事就得掂量掂量了。

  毕竟、朝中重臣大部分都来自各地的豪绅士族,或者是依附这些官员的。

  朱元璋这帝王权谋,玩得贼溜。

  “上位、张川山和陈风二人,这次让他们领兵去抓捕倭寇,若是立了功,难道真要重用他们,张川山和陈风毕竟是张士诚和陈友谅旧部。”

  李善长没有直接点明张川山他们的身份,如果重要的话,会不会对朝廷造成什么危害。

  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假意投诚,暗中搞事情呢。

  朱元璋望着窗外的景色,沉吟道:“这两股海盗团伙必须要收服的,他们存在一天就对百姓多一天的威胁。”

  “这次之所以让他们带兵去抓捕倭寇,首先是咱大孙试药需要,另外嘛……另外就是,他们熟悉倭寇,由他们来抓捕倭寇最为合适。”

  “至于立功以后会不会重要,这不急……”

  朱元璋说到这里就没往下说,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他提拔张川山和陈风,那么朝中那些官员就办法举荐自己人。

  大明要对倭国动兵,水师扩编是必定的了。

  扩编后的水师,肯定要任命一些将领的。

  都不用朱元璋猜测,朝中的文臣武将,恐怕早就盯上这些职务了。

  朱元璋有自己的打算,想从外部输送一些新鲜血液进来,这样朝中的党派才不会做大。

  当然、他也要考核张川山和陈风的忠诚度才会提拔,反正时间还早,三年后才会征讨倭国。

  ……

  翌日、奉天殿!

  早朝议事后,朱元璋让太监把整理好的奏折传给大臣们。

  众人不知道朱元璋这是要干嘛,忐忑不安的接过奏折,心里在想,莫非奏折里是哪个官员的罪证?

  希望不是自己的。

  不然的话,今天走着进来的,会被侍卫拖着出去。

  “大家都先看看,看完了说说你们的想法。”朱元璋开口说道。

  大臣们对视一眼,见朱元璋没有怒意,看来不是什么罪证了,这才松了一口气翻阅奏折。

  武将们大多不识字,即便识字也看不出多少来。

  而文臣们,一个个饱读诗书,博览群书,都是大明的中流砥柱,自然能看明白奏折上的内容。

  这!!!

  这不是瞎搞吗?

  大部分官员都是这样的想法。

  “陛下、臣斗胆问一句,这份奏折是哪位大臣写的?”吏部尚书李信开口问道。

  “李信、你别管是谁写的,咱今天拿到早朝上来,就是让大家看看。”朱元璋不耐烦的说道。

  朱元璋暗想,你知道是谁写的奏折,难道还想打压人家不成?

  那可是咱大孙提出来的,你敢打压一个试试,狗头还要不要了。

  李信思考片刻,组织好语言:“陛下、臣以为、此乃慌缪之谈,驿站乃朝廷设立,用于接待官员和外国使臣,更为重要的是,驿站还用于传递军国大事,怎么能对百姓开放。”

  “更何况、驿站还要用于什么大明邮政和大明物流所用,这官民不分会出大事的,若是延误的军情,或者是军情泄露怎么办?”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因为李信所说的也不是无故放失,驿站的主要用途是传递军情,运输军需物资。

  赚钱是其次。

  李信继续说道:“还有这个大明邮政,是用于民间传递书信,百姓有自己传递书信的方式,历朝历代,没有所谓的大明邮政,百姓不是都这么过来的吗?”

  “朝廷组建大明邮政,这得增加多少吏员啊,财政根本没有银钱支持这笔开支。”

  “更何况、万一寄信的百姓不多,招募的这些吏员就成了一个累赘。”

  户部尚书曾泰这时也站了出来,刚才的吏部是负责官员考核、任免、升迁、调动等等,所以李信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而户部负责财政,一说到财政支出,户部尚书曾泰那还忍得住。

  “陛下、财政非常紧张,臣认为,朝廷暂时不适合开始新的部门。”曾泰简单的说道。

  他心里那叫一个担忧,如果朝廷开始新部门,好家伙!以后又多一群人找他要钱了。

  朱元璋扫视了一圈:“谁有不同的意见。”

  “陛下、臣倒是认为,开办大明邮政和大明物流,不失为一个好提议。”礼部尚书刘仲质开口说道。

  朱元璋坐直了身子,笑眯眯的望着刘仲质,,瞧瞧、咱大明官员也是有眼界的人。

  “哦、刘爱卿你说说。”

  李信和曾泰嘴角不停的抽搐,好家伙、他们哪里就是直接叫名字,到了刘仲质这里就是刘爱卿。

  区别对待啊。

  同时,大臣们似乎也懂了,朱元璋这是赞同奏折上的提议。

  刘仲质继续说道:“臣多看了一些时间,把后面的内容也看了。”

  “正如奏折上所写,无论是大明邮政还是大明物流,是依托驿站运行,那么也就是说,前期的时候,原本驿站的吏员就能用,无需担心有额外支出。如果生意好人手不够,在招募一些新吏员就是了。”

  这!!!

  李信他们感觉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但李信还是反驳道:“支出的问题不说,可官民混用,延误军情,情报泄露怎么办?”

  刘仲质继续说道:“奏折上已经写的很清楚,官民是分开的,会在驿站单独隔离一个区域作为军事方面。”

  “至于接待外国使者和过路的官员,他们需要单独分离吗?跟驿站接待的过路商人不行吗?”

  这!!!

  好家伙!

  谁敢站出来说不行,那不是当朱元璋的面瞧不起老百姓吗。

  刘仲质继续说道:“臣认为、奏折上的方案大可试试,反正又不需要多少投入。”

  “可万一真成了呢?驿站接待过路的商人就能满足驿站平时的开销。”

  “而大明邮政和大明物流的营收,这可是实打实的进入国库,提升财政收入。”

  “更何况、臣也觉得民间书信传递困难,使得各地的信息不通,若是能促进各地的信息流通,绝对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还有那个大明物流,若是大明物流开办起来,那么各地的货物就能互相流通了,能促进发展,让百姓们富起来。”

  虽然说赚钱的还是商人,但是、商人会从百姓手中收购物资,一环套一环,百姓也能赚一些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最新章节,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