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附近的大部分居民撤离,生物隔离带也随着原定路线快速建立起来。

  十三小队被要求再一次检查生物隔离带附近是否还有感染者。

  因为这里仍有30多万人还未撤离,为了不影响撤离路线的推进,我们只得从此处预留出几个撤离入口,以供该区域人员继续撤离。

  当然,绝不能让感染者有可乘之机。

  一路向北巡逻,路上的感染者并不多,偶尔有几只在墙角处徘徊。

  这些几乎没有威胁,一枪就能解决。

  反倒是一些人类,总有一些帮派喜欢和部队对着干。

  帮派集中的地方,大多被认定为不具有营救价值。而相应的结果就是要彻底消灭。

  几架武装直升机并列而行,对着一些人员集中区域不断发射导弹。不论是感染者,还是人类,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一阵轰炸后,大多数建筑都成了废墟。

  废墟里不时传来人类的哀嚎声,尸横遍野。

  走在路上的我们听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远远看到被炸地断手断脚的人,正在拼命向废墟外面爬去。

  路过这片废墟时,我们检查有没有活着的感染者,同时会顺便解除他们的痛苦。

  不过这对直升机上的飞行员来说,他们只不过是完成了一次轰炸任务,并不在乎死的是谁。即使这里有大量的妇女与儿童,那也无关紧要,她们仍然是没有营救价值的人。

  只要看不到她们挣扎求生,痛哭流涕的样子,那些按下导弹发射按钮的人,就不会有愧疚感。

  四号对赵长明抱有一些不满,确切的说,四号不想再干这些杀人放火的脏活。他也不认同赵长明的许多做法。

  如果不是会被当成逃兵处理,恐怕四号早就退出小队了。

  这两天下来,我们杀普通人的数量远高于感染者。

  原因也仅仅是上头的一句没有营救价值。

  晚上,我们商讨着明天进入临安区的计划。

  进入临安区,原有的一条撤离路线将要由此开始呈辐射状散开,以同时接纳更多的居民。

  从缓冲区到临安区,我们的撤离路线延伸了大概有80公里。

  每隔一段距离,都要留一部分人驻守撤离路线,确保生物隔离带内的安全,尤其是一些较为薄弱的生物隔离带位置。

  同时,无人机巡逻,定点设置报警器,所有信息都由后方指挥部统一处理。

  因此走到这里,作战人数也减少了接近四成。

  而临安区大概有300多万人。

  所以我们在人手方面还是非常紧缺。

  该怎么高效控制300多万人呢?

  还要从中仔细甄别所有的感染人员。

  目前驻留在临安区的部队已经接近控制极限了,病毒感染随时就要失控。

  而我们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就是要处理掉任何潜在的感染者。

  身上有伤的,体弱多病的,不服管教的,这些人都不会被允许进入撤离点。

  再加上意外情况发生,混乱状态下,造成的误伤。

  有很多没被感染的普通人会死,而且人数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赵长明向我们安排了明天的计划,到达临安区后,我们需要将战线拉长进入临安区内部,与那里的居民紧密接触,这可能有很大的危险。

  生物隔离带只设立到临安区外围,同时指挥中心也会加派兵力,将撤离路线连通向金平区。罗云区由南部缓冲区的另一支推进部队负责撤离任务。

  “临安区内不会区分具有营救价值和无营救价值区域。所以即使有些地方混杂着感染者和居民,我们也要一个一个筛选。这样很可能会造成群体混乱,我们务必要控制住秩序,该开枪时果断开枪,绝不要犹豫。”

  “还有,误伤在所难免,但还是要尽可能避免。”

  赵长明仔细与我们讲解着到达临安区后的各种注意事项。

  “考虑到临安区的状况不太乐观,前线中心要求我们明天7点就出发,争取下午到达临安区。”

  众人点点头,但大多数人看起来都很疲惫,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还有内心的煎熬。

  次日,我们将撤离路线继续向东推进。

  一路上几乎没有太多活人,到处都是尸体腐烂的臭味,偶尔有一些感染者在房子里或者马路上游荡。

  这一块区域大概是很早就沦陷了。

  因为实在太臭了,我们戴上防毒面罩,并且与清剿部队一起,边清理尸体边推进路线。

  一路走过来,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火海。

  直升机依旧在前方开路,将路线两侧区域炸得粉碎。

  我站在装甲车顶部,负责操作重机枪。

  装甲车是经过改装,车头加了一个钝角的铲状结构。会将路上的所有障碍物,不论是尸体还是石头,都推扫到路两边。

  我的右侧坐着二号,他负责使用榴弹狙击枪,主要是防止异变体的出现。

  装甲车一路穿过荒芜的小镇,再次进入钢铁森林。

  这里就是临安区。

  按照计划,到达临安区后,十三小队要与其他中队一起,在宜家新城的小区附近驻守。那是一个人员密度很高的小区。

  不过那里距离临安广场地铁站只有6公里的距离。

  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去王文乐所说的地方。

  前头车队和临安区的驻守部队交涉了几分钟,我们继续向临安区内部驶去。

  临安区内看起来乱糟糟的,垃圾箱东倒西歪得摆放在路边,或者是小区门口。

  路上偶尔有行人走过,还有当地的驻守部队。

  这倒让我很惊讶,这里的部队居然不让市民居家隔离。

  有的部队还要负责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没办法运出临安区外,大多就地焚烧。

  空中直升机也是来去匆忙,基本上都是来输送物资的。

  临安区的物资,除了空运,还有就是从南侧的罗云区有一条比较危险的陆运路线,然后还有东侧的金平区支援。

  金平区靠海,所有别的城市支援的物资可以直接通过水路直达金平区港口。

  因此金平区的物资倒也不算匮乏,在整体的感染控制上,也比罗云和临安要好一些。

  车队继续向前。

  作战中心此时也在对讲机内提醒,这一带感染者数量较多,而且出现过异变体活动的迹象。

  这里的驻守部队已经将附近的居民转移,但是感染者仍然没有被完全清除。

  我环顾四周,大楼得有30层高,虽然有被轰炸过的痕迹,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到感染者游荡的身影。

  “15点钟方向,16层”,二号调整着榴弹狙击枪的方向,“有一个感染者。”

  嘭!

  一个榴弹精准射中感染者,身体瞬间碎开。

  “简简单单!”

  二号得意道。

  “17层,还有一个。”

  我抬头看向那个位置道。

  “交给我。”

  二号再次透过狙击镜观察。

  但那个感染者却转身走进大楼内部。

  “那个身形……是异变体!”

  我凝神道。

  “它不见了。”

  二号还在寻找它的位置,不过异变体不再出现。

  “昌吉路2588号,三栋17层发现异变体。”

  二号向对讲机内汇报道。

  “收到,你们继续前进,直升机即将到达。”

  前线中心回答。

  这里不是我们管控的区域。

  我心思凝重地盯着楼上,总觉得刚刚的异变体是在看着我。

  穿过这一片感染失控区域,前面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宜家新城。

  这里人员很密集,从感染失控区转移出来的居民大多也就近安排在了这里。

  小区外的各种商铺和超市都开着门,不过不是店主在经营生意,而是军方征用了这里。附近小区的物资都集中到这里,然后分别配送。

  临安区内虽然有300多万人,但一个月下来,这里已经完全适应了没有纸币流通的状态。

  总体上就是按需分配制和按劳分配制。当然,私下里居民会用一些烟酒和药品作为交易的硬通货。

  据这里的驻守士兵说,这里价值最贵重的是各种药品,包括抗生素和消炎药等。

  因为此前长期的居家隔离导致许多居民不满,以及生活物资送达不及时的情况。

  这里的驻守部队采取了温和的方案,间断式居家隔离,允许市民错峰外出,甚至是设立交易市场。

  大家基本都没多少现金,交易市场上也多是以物换物。

  这种方式虽然低效,但也好过没有。

  尽管错峰外出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感染扩散,但相比强制隔离,居民的紧张情绪缓和了许多。

  而且这里部队兵力也是有限的,确实不太可能家家户户都配送物资,倒不如他们自己出来领取。

  如果一些小区没有感染人数,军方也会允许他们完全开放,当然只在安全区域内活动。

  但令军方很困惑的一点是,很多时候,他们都查找不到感染源头。

  莫名其妙地就出现一个感染病例,因为通讯不及时,通常情况下也无法立即处理,赶到时可能已经扩散成了10例。

  因此这里的部队对于病毒到底会不会空气传播,一直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

  当地有一些专家认为病毒是有小概率空气传播的。

  这一点也没错,但得病毒密度非常高才行。

  3天前,部队刚处理了宜家新城小区内的27名感染者,并且全方位消毒。到今天还没有出现新的感染者。

  小区大门口,有一些居民来来回回地进出,看到我们这些生面孔驻守在外面,总是会好奇地多看几眼。

  相比之前路过的混乱区,他们幸福多了,至少这里管控不是特别严格。而且物资虽然紧张,但也能勉强供应上。

  他们大概还不知道撤离部队刚刚抵达这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海岛开始的丧尸生存手册,从海岛开始的丧尸生存手册最新章节,从海岛开始的丧尸生存手册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