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给你们花的,你们今天没买到,过几天再去买就是了。”

  “钱,自己留着吧。”

  这几个月卖鱼,唐悠悠每隔半个月会拿一点零花钱分给几个孩子。

  现在孩子们花钱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手畏脚,为了几文钱都睡不着了。

  “谢谢娘。”

  乔老大欢喜地道了谢,捧着钱走了。

  乔咏清和唐曲顾也花了几十文,唐悠悠让他们剩下的钱自己留着。

  乔咏清赶紧拿着自己的钱回了屋子。

  虽然,他偶尔也到唐曲顾的房间里睡觉,但钱放自己屋子安全。

  他将钱放在袋子里,在自己房间地上挖了一个洞,把钱藏进去。

  之前已经存了一百多个铜板了,这再存一百多个,好像洞不够大了啊。

  “难道再挖个洞?”

  “算了,去看看唐瞎子怎么存的吧。”

  乔咏清大摇大摆地走到唐曲顾房间,发现他从木柜子侧边开了个口子,把钱放了进去。

  “顾哥儿,你胆子真大啊,我来了也不挡一下,不怕我拿你钱啊?”

  唐曲顾合上开关“你试试看?”

  乔咏清走过去一看,刚刚明明能打开的木板,这会光滑一片,根本找不开入口。

  他又打开柜子,把头伸到里面去看,还是没有端倪。

  “顾哥儿,你牛啊!快告诉我怎么做到的?”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咱们是好哥们儿啊。”

  “那你上次在姑姑面前告我状,说我晚上睡觉晚。”

  “你也告了我状啊,我偷偷烤了一条大鱼那次。”

  ……

  “行吧,你不跟我说就算了。这样,我把钱存你这行不行?”

  “不行。”

  “以后你半夜做木雕,我不告诉我娘。”

  “成交。”

  腊月过得很快,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是渊朝人重视的“祭灶”节。

  皇宫里会蒸各式各样的点心,采买时下流行的绸缎给贵人做衣服。

  百姓则会炒熟豆子来祭祀灶君,人们相信灶王爷会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此,祭灶仅限男子。

  过了祭灶节,官员们也要放假了,直到过完正月十五,才会开始上班。

  百姓辛劳一年,终于可以在最后一个月,得到放松和修整。

  杨家小孙女满百日后,请乔震给取了名字。

  就叫,杨如意。

  但愿她能活得顺心如意,才不枉费她娘舍身救下她。

  王揽自从与王大嫂相认,时常往青岗村跑,过了腊月更是直接住到了杨家。

  每天吃完饭,就和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晒太阳,偶尔去乔家蹭一蹭吃喝,日子过得别提多逍遥。

  唐悠悠在家没事,就和陈氏一起研究各种小吃。

  炒南瓜籽这种老少皆宜的零食是少不了,这会向日葵还没有走到东方,嗑瓜子也只能嗑南瓜子了。

  唐悠悠想要研究的是空心的麻圆果子。

  “又失败了!”

  第七次尝试失败。

  于是唐悠悠放弃,“咱们还是做南瓜丸子来吃吧。”

  乔震和乔老大,乔老二,唐曲顾四人,在院子里探究如何做蜂筒,来年开春好收集蜂蜜。

  唐老爹坐在一边晒太阳,远远地看着唐曲顾,不知不觉就想到了儿子。

  “要是忠儿还活着,多好啊。”

  他偷偷擦了一下眼泪,闭上眼继续晒太阳。

  冬日的阳光最是暖和,晒着晒着,他就睡着了。

  唐母拿来一件棉衣,轻轻给他搭上。

  她何尝不想儿子呢,为了儿子眼睛都差点哭瞎了。

  可是,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她看向唐曲顾,唐曲顾似有所感,回头看了她一眼,给了她一个甜甜的笑容。

  顾儿笑起来,多像忠儿啊!

  “但愿老天保佑,让顾儿长命百岁。”

  家里除了自己做的小吃,还有专门上街买的各种零嘴,两个小孩子嘴上就没闲过。

  念儿抱着红糖软糕,啃得满脸都是。

  唐悠悠经常把小鱼小虾干磨成粉,给她补钙。现在,她已经长出六颗牙齿,能吃的东西更多了。

  也能喊全一家人了。

  “爹!”

  念儿见大人们挤在一起,似乎有什么好玩的事,手里的软糕正好也吃完了。

  便从箩筐里想出来,找乔老大。

  结果她力气不够,没有跨出去,把自己摔了。

  乔老大看见的时候,念儿正哇哇哭呢。

  “乖宝宝,不哭不哭。”

  “爹,痛痛。”

  “哪儿痛,爹给你吹吹。”

  念儿眼泪汪汪,“借痛,借也痛。”

  乔老大检查了一下,没事,穿得厚,皮都没破。

  “好好好,爹给你吹吹。”

  “爹爹抱!”

  念儿成功混进了蜂筒四人组。

  青岗村虽然经历过地震,但粮食收成还算正常。村里处处弥漫着过年的氛围。

  就是最穷的人家,脸上也挂着喜意,那是对来年更好的盼望。

  来福镇和来福县里也一片喜意,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人见面喜气洋洋,一直热闹到天黑尽,人群才散去。

  此时的来福县衙空无一人,县令孟申荣一早就去了来福镇,找自己的表舅去了。

  他准备邀请表舅一起回家过年。

  县丞,主簿,典史也分别回了家。

  天黑下来以后,县衙东北方的县丞的住处却亮起一盏灯。

  “姚大人,还是你英明啊!那姓孟的不在,咱们就能好好分一分钱了。”

  “喊什么大人,我只是个县丞。”

  “在我俩心里,您就是大人。”

  “对对对,您带我们发财,让兄弟们过好日子,我们心里的大人只有您一个。”

  本已离开县衙“回家”的主簿周友茗,典史张栋梁,此时不仅出现在县衙,还端起酒杯给县丞敬酒。

  姚仁权假意推辞两下,便喝了下去“大家都是自己人嘛,不要这么客气。”

  “是是是,姚大人,我们都是自己人。不想姓孟的那个老古板。”

  “大喜的日子,说他干嘛。喝!”

  “喝喝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最新章节,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