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打仗需要钱,无数商人是他背后的支柱。

  其中沈万三无疑是最有钱的,也给了最多支持。

  渊朝建国定都以后,沈万三独自一人出资修建了应天府(南京)三分之一的城墙。

  “都是钱惹的祸。”

  沈万三修了城墙以后,还献出了2000锭白银,200斤黄金。

  这还不算,他最作死的,是一次谈话。

  有一次,沈万三跟老头说“我愿意拿出一笔钱,犒赏三军。”

  老头面色冰冷“朕有兵马百万,你犒赏得过来吗?”

  沈万三回“每人犒赏一两黄金如何?”

  如此财大气粗,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事后,老头十分生气,回去跟马皇后说“一个匹夫要犒赏三军,他是想要犯上作乱啊!朕一定要杀了他!”

  马皇后劝消了气,沈万三才躲过一劫。

  但没过几年,老头还是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沈万三充了军。

  连什么时候死的,都没法考证了。

  “所以,老头厌恶江南商贾势力盘根错节,故意将他们迁走,破坏他们的互相联合。”

  以至于酿成无数悲剧。

  王家姐弟只是悲剧里的一个缩影。

  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挽回,唐悠悠叹了口气。

  “来福镇离咱们这又不远,王揽为什么不亲自过来呢?”

  他故意将酒楼开在来福镇,又向乔震打听杨家的情况,照理说他是关心王大嫂的才对。

  可是两家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走动。

  “因为王大嫂离开家的时候,说了要跟家里人断绝关系。”

  王揽没有告诉乔震这里面的细节,大约是很多事不方便说出口吧。

  “那他们姐弟相遇,也没有相认?”

  “可能他们之间有些恩怨,让王大嫂一直耿耿于怀,而王揽知道姐姐的脾气,也不敢直接找上门。”

  “这些都是别人的事。只不过如此一来,我们要跟王揽做生意的事,要不要跟王大嫂知会一声?”

  两家关系走得近,这种事,要是事后知道,还要生嫌隙,不如早点说。

  “说一声吧。”

  “行,那我抽空跟王大嫂说一下。”

  这几天卖了鱼,有了进项,全家人都很高兴。

  唐老爹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只是晚上老是起来赶耗子,有些疲累。

  唐悠悠心疼老爹,也讨厌耗子。

  “当家的,咱们买条狗回来吧,耗子也太多了。”

  乔震将这事记下,吩咐老大去村里问问有没有人家有狗仔的,或者快有狗仔的,定一只。

  唐悠悠围着茅草屋子转了一圈,“爹,以后买了狗,冬天,你就回屋子睡吧。”

  “那咋行,万一狗偷吃了肉咋办?我就在这屋睡。”

  唐悠悠只得闭嘴,给乔震使了个眼色,让他治治这倔老头。

  乔震能有什么办法,“这样吧,咱们用黄泥把这茅草屋糊一糊。”

  考虑到茅草屋的结构,乔震决定只糊一米高。

  这样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还能防一防老鼠。

  唐老爹赞同“女婿这个主意不错,糊了墙,冬天就不冷了。”

  他睡山洞都冻不死,这茅草屋比山洞强多了。

  这么多肉,这么多粮食,不守他哪里睡得着。

  唐曲顾听到动静,放下手里的木板,划着轮椅过来。

  “姑姑,我给爷爷单独做一个床框吧。”

  床框就是五块木板拼接在一起,像一个没盖的木箱,只是侧着放。

  唐悠悠刚想说好,唐老爹摆摆手“不要,不要,那不是棺材吗?”

  虽然他早就想躺平了,但女婿家这么多东西没人看着,他怎么躺得下去。

  “这屋子挺好的,糊点黄泥肯定冻不着。”

  “别整那棺材板,我不睡。”

  唐曲顾知道爷爷的脾气,见姑姑和姑父这会都在,才会现在提出来。

  结果,爷爷还是拒绝了。

  唐悠悠脑子转了转,“顾儿,你这主意不错,不过你可以把床框的两面去掉,空掉的地方抵住墙,这样也能保暖。”

  这就不像棺材板了。

  “可是,这样的话,床框就不完整了。”

  古人讲究圆满,器具也多是圆形,类圆形,实在无法圆的,也追求个完整。

  唐悠悠的提法,对于唐曲顾来说,有些古怪。

  乔震拍拍唐曲顾的肩膀“听你姑姑的。跟实用比起来,完不完整没那么重要。”

  一句话如闪电般击中唐曲顾。

  完整没实用重要!

  在姑姑姑父的眼中,世人看重的完整,他们却并不在意吗?

  如果床是这样,那……人呢?

  唐曲顾回神的时候,乔震和唐悠悠已经走远了。

  唐老爹也继续编着烘笼。

  他已经做了十个,家里人手一个。

  最后捏几个土陶盆放里面,冬天就能烤火了。

  唐曲顾见唐老爹手里的竹片弯来弯去,不小心还会被竹片弹到。

  他拿起一根竹片,试了一下弹性“竹子能捕鱼,能不能捕老鼠呢?”

  他陷入了沉思。

  唐悠悠刚想去河边看看鱼,族长乔正通却忽然通知大家开会。

  “出了什么事?”

  晒场上,乔正通身边放着一堆袋子,里面不知道装的什么。

  “族长,啥事啊?这么急。”

  “对呀,我家里地还没翻完呢,这突然叫来开会。”

  “我家的小麦刚要下种。”

  乔正通清清嗓子“好了,都安静,没有重要事情是不会叫你们的。”

  “上面下诏令了。”

  诏令:农民有田五亩的,俱种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地方官不督促者,罚。

  村民一下子炸了锅,家里本就要种高粱,这会还要种桑麻。

  那其他粮食都要少种了,要是饿肚子怎么办?

  可是,百姓没有反抗的余地,因为诏令还明确写了: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种者,是为游民,逮捕之。

  也就是说,不按照规定种地,当游民抓起来,剥夺所有田产,充做苦力。

  没有拒绝可言。

  乔正通也知道村民有怨气,可这是天子诏令,没人能违抗。

  “你们也不要着急,我回来之前打听了,在南边的人,二十年前就种上了。”

  “桑麻棉种出来以后,可以纺线做衣服,会有商人来收购。”

  “不比种地差,不会饿死人的。”

  “放心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最新章节,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